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傅莹:中国非强权国家 不利用金融工具谋取权利

2011年12月02日 18: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1月2日电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2011年12月2日,以“新形势下的中欧关系”为主题的第五届“蓝厅论坛”在外交部举行。外交部副部长傅莹发表题为《中欧伙伴关系迎难而进》的主旨演讲。她指出,中国不是旧式强权国家,毫无利用金融工具谋取权利的打算。今后,中国将继续参与国际社会和欧洲一道克服危机的努力。

  傅莹从历史和现实角度,结合亲身体会,阐释了新形势下中欧关系的现状、发展前景和中国政策主张。傅莹表示,中国政府重视、支持欧洲和致力于促进中欧合作的政策一脉相承。欧洲国家是西方阵营内率先承认和接触新中国的国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要合作伙伴,欧洲国家从中国的快速发展中获得丰厚的回报。现在中国与欧盟已经建立起各种层次的对话机制,覆盖60多个领域。

  傅莹强调,中国始终把发展同欧洲的关系作为外交的一个战略方向。面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欧关系没有倒退,反而迎难而上,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都达到了新的水平。今年,中国与欧洲国家互访的级别和频度都超过往年,应对危机成为加强中欧领导人联系的纽带,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等中国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双边和多边层面与欧盟和欧洲国家领导人就形势和对策深入探讨,彰显出中国对欧洲的真诚关心和支持。中欧贸易合作逆势增长,与中国强劲的经贸合作为欧洲企业克服危机的负面影响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对欧投资开始起步,为双方经济合作开辟了新的空间。

  “事实上,中国不是旧式强权国家,毫无利用金融工具谋取权利的打算。”傅莹指出,危机也暴露出中欧在信任上存在的弱点。在今年G20峰会临近的时候,中国人听到来自欧洲充满矛盾的声音。中欧之间的合作关系是互利互惠的。中国加强同欧洲的经济合作,这正是欧洲克服困难所迫切需要的。但这样的正常、有益而又健康的交往常常被赋予负面政治解读,这反映出欧洲一些人对中国的怀疑和排斥心态。这也使欧洲在消除对华关系障碍上难以迈出大的步伐。

  “30多年前,正是对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让中国和欧洲的老一代领导人走到一起,30年后的今天,应对危机应成为中欧增进信任与合作的新机会。”傅莹对中欧关系未来发展提出三点看法:第一,要培养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意识。第二,要坚定互利双赢的观念,推动中欧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第三,要积极开展人文交流,增进中国和欧洲各国公众之间的了解。只要双方相向而行,坚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中欧将建立起稳定和持久的合作关系,造福于人民,造福于世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