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把思想根基打坚实
2007年春节刚过,胡锦涛主席专程来到解放军总医院,亲切看望正在这里住院治疗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方永刚,高度赞扬方永刚传播和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先进事迹,号召全党广大共产党员和全军官兵向他学习。
方永刚真心学习、真挚信仰、真诚践行、真情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事迹,是海军官兵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的一个生动缩影。
怎样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怎样把握和加快海军科学发展的历史机遇?怎样解答锻造强大人民海军的战略命题?海军党委牢记胡主席的殷殷嘱托,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和要义,着眼部队转型建设中重大现实问题,在师以上领导干部中组织开展“一人一题”研讨活动,用课题牵引理论学习、靠成果推动工作。从更新思想观念、推进转型建设、提升核心军事能力、改进工作指导等4个方面,系统梳理出7大类122个问题;对部队反映的战备训练、安全管理、战场建设、装备发展、人才建设等6大类159个问题,逐项研究提出解决措施……
2010年6月,上海。海军师旅以上党委书记走进中国共产党的红色摇篮寻根,感受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探寻推进海军建设科学发展的真谛。
2011年4月,北京。海军100多位将校军官走进中关村高新科技园区,感悟高科技信息技术的全新冲击,共商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战略协作大计。
5年来,海军每次党委书记理论集训,都把目光聚焦海军建设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思想的大碰撞催生了部队建设的大发展。
5年来,从北国边陲到南海前哨,从舰艇远航训练到执行多样化任务,从老干部讲师团到大学生士兵宣讲团,海军部队紧跟党的创新理论步伐,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打牢官兵的思想基础,不断积淀海军建设转型的精神之基和力量之源。
“科研尖兵”马伟明、“铁血艇长”蔡一清、“精武士官”朱桂全、“党的女儿”冯理达、“全国道德模范”王文珍、“蹈火英雄”阳鹏……几年来,海军一个个英模人物如雨后春笋般地走进了海军、全军官兵乃至全国人民心中。这一张张靓丽的名片,就是海军党委大抓理论武装的有力证明。
理论武装打开了海军领率机关的视野,他们抓主要矛盾,抓热点难点问题的信心更足了,能力更强了。“抓人才队伍建设就是抓住了转型的根本。”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2006年以来,海军先后投入2亿多元,持续深化人才战略工程,大力推进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加大专项工程人才配套建设,深入实施高新科技人才工程;与国家有关部门合作,聘请57名两院院士作为高新人才工程带教导师;与北京市政府合作,签署信息化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清华大学合作,突破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重要装备科研技术瓶颈……
如今,一大批复合型创新型军事人才脱颖而出,博士硕士舰长群体、留学生士官群体成为一线主战舰艇部队的脊梁。
着眼部队建设转型的需要,海军开展了打基础的“创铸牢军魂之先、争坚定信念之优,创推动转变之先、争完成任务之优,创锤炼作风之先、争坚强党性之优,创全面建设之先、争全面发展之优”的活动。按照“四创四争”的思路举措,海军基层建设更有活力,部队战斗力持续增长。
作风连着战斗力。从“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教育活动,到“加强党性修养、锤炼思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海军紧紧扭住思想作风建设这个“突破口”,使狠劲、使实劲、使长劲。今年6月,海军常委带工作组下部队分片检查,所到之处,官兵一致反映,各级领导和机关的理想信念更牢了,建设理念更新了,作风更扎实了,干劲更大了。
营造良好的转型环境。紧紧盯住重大装备采购、重点工程建设等关键领域和环节,海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先后制定了《装备建设廉政巡查实施办法》等30多项廉政制度规定,建立了干部考核、财经审计、纪检调查“三位一体”廉政考核模式,作为全军试点率先组织开展巡视工作。一个风清气正的和谐环境,为加快推进海军建设转型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和纪律保证。
转型也是文化的转变。近年来,海军为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励志功能,广泛开展了“红色经典·蓝色情怀”系列歌咏活动和“大海豪情·水兵心声”原创歌曲征集活动,“军港文化”“岛礁文化”“龙宫文化”“甲板文化”……具有鲜明海军特色的先进军事文化,像无声的春雨,滋润着青年官兵的理想之树;像无形的巨桨,助推着海军建设航船加速前行。
国家利益发展,对海上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紧贴实战探寻制胜之道,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实现训练从近海向远海跨越,成为海军各级的中心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