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探秘南极雪橇上的餐厅:最大的问题就是水

2011年12月15日 06: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探秘南极雪橇上的餐厅:最大的问题就是水
    图为在生活舱内化雪取水。2500瓦的电热桶共有3个,每化开一桶水需要2个小时左右,但每天26名队员的喝水、做饭等用水还是不够。记者 阮煜琳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社南极中山站12月15日电 题:雪橇上的餐厅

  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在这里做饭,像是在家里,不像是在饭店,给26个人做饭,往往一个菜需要分几次炒。”13日在南极中山站附近的内陆队出发基地不足20平米的生活舱内,内陆队厨师潘毅正在炒菜,对生活舱内狭小的空间显得颇为乐观。

  在雪橇上绿色生活舱不足20平米的小屋内,最里面大约占据房间三分之一的空间是厨房,紧挨着厨房固定着六张长方木桌,各配两个长条凳。

  穿着橘黄色考察服的潘毅正在舱内做饭。潘毅今年40岁,已经做了20年厨师,与其他内陆队员一样,从雪龙船下来之前剃了光头。潘毅说,在内陆队驻扎下来的时候,每天可以做三顿饭,午饭和晚饭多是一荤一素一汤。从内陆队员来出发基地装卸货物、修理雪橇和机械设备开始,潘毅每天早晨5:45分起床,为26名内陆队员准备三顿饭,虽然有队员帮厨,但仍要每天工作到晚上10点多。

  “最大的问题就是水。”潘毅说。在南极,内陆队员用水全部来自于南极内陆冰盖上晶莹剔透的白雪。每天内陆队员都会拿着白色的塑料桶和铁铲在生活舱附近取雪。

  “一桶雪化不了半桶水。”内陆队随队医生林雷一边把刚刚铲回来的雪放进电热桶里一边说,内陆队有三个2500瓦的电热桶,每融化一桶水需要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虽然电热桶每天不停歇地工作着,但水还是显得不足,这些融化煮开的雪水,是26名队员一天饮用水的唯一来源,还要做饭、煮粥等。

  “还有最大的问题就是队员们来自全国各地,口味差异很大。”潘毅一边做饭一边。怎样让队员吃得可口就成了潘毅想得最多的事情。“队员们每天干这么累的活,这么辛苦,哪能再不让他们吃上一口好饭?”

  中午吃饭的时间到了,为了节约用水,队员们盛饭之前,会给自己的饭碗套上薄塑料袋。

  “在内陆融化的雪水只能基本保证队员的喝水和吃饭,刷碗根本舍不得用水。”内陆队员崔祥斌说,内陆队员们从到出发开始,不洗脸、不洗澡、不洗衣服,有的队员甚至连刷牙也省略了。洗脸就是湿纸巾,刷牙用漱口水代替。

  “现在吃得还好,每天三顿饭,还有菜。”崔祥斌说。内陆队出发后,往返40多天、2600多公里的行程中,早餐、晚餐主要是航空餐。早晨出发前,每人会把随身配备的1.4升的保温瓶灌满热水,中午以八宝粥、面包、饼干、火腿肠等速食充饥。车队每天要加两次油,中午是车队的加油时间,没有时间做饭、吃饭。

  “中午没有热饭,从中山站出发前带来的苹果、梨等水果也几乎都是冻的。”今年第6次深入内陆的崔鹏惠说。

  内陆队不会携带冰箱,南极低温的天气就是最好的天然冰箱,但化冻也是问题,“昨天拿出来的肉,今天还没有完全融化。”潘毅说。

  “单位为南极内陆考察提供航空餐几年了,但队员反应差异很大,自己这次来一是感受一下南极这个环境,还有就是想在食物品质和烹饪方法上做一些改进。”潘毅说。(完)

分享按钮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