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新形势下提高领导干部调查研究能力的重大意义

2011年12月26日 22:29 来源:中国军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推进军队调整改革的新形势下,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调查研究能力,既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推进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改进领导作风、促进工作落实的科学方法。

  尽管调查研究在我们事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领导干部调查研究的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但随着新形势新任务新矛盾的出现,领导干部调查研究能力就有不断更新不断提高不断深化的迫切需要。只有不断地发现矛盾,不断地解决矛盾,才能不断地提高能力。当前,调查研究工作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现象严重,不懂调研,不会调研,不去调研的问题突出。这些问题是改进工作作风的大敌,是促进事业进步的大敌,是推进军队调整改革的大敌。。

  调查研究是我党我军须臾不丢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传统。我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高度重视调研工作。把调查研究工作提高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并在全党干部中推广,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创举。在党的初创时期,陈独秀、李大钊等党的主要创始人,在深入研究了世界革命形势和中国工人阶级现状的基础上,抛弃了旧民主主义,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和《庶民的胜利》。1920年前后,陈独秀来到上海,他深入工人阶级中调查研究,以《新青年》为阵地,发表介绍中国工人阶级现状、分析社会阶层、传播先进思想的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播撒共产党的火种。

  中共一大后,毛泽东同志全身心投身到社会大变革中,紧紧围绕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情况及其相互关系、蓬勃兴起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尤其是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等重大问题,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深入持久的调查研究,他不顾党内错误路线的排斥和打击,将自己的调查研究加以梳理分析,撰写了著名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和《寻乌调查》等一系列调查报告,科学地阐明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正确地说明了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为我们党正确地制定民主革命的总路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创造性地解决了实行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1930年5月,毛泽东同志写出了《调查工作》(1964年公开发表时改为《反对本本主义》),这是一篇极其重要的光辉文献。在这篇文献中响亮地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深刻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明确地作出了“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科学结论。对社会调查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调查方法和技术手段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可以说,这是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形成的标志性成果,也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1941年,在毛泽东同志的主持下,党中央专门制定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指出系统而周密的社会调查,是决定政策的基础,领导机关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了解情况与掌握政策。强调,全党、全军及政府之各级机关及全体同志都要动员起来,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在全党培养起了深入群众,深入实践,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坚持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这一思想路线指导下,我们的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推倒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的新中国。进入大规模的国家建设之后,毛泽东同志毅然把调查研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经常深入工厂、农村、机关、学校调查研究。特别是在1956年党的八大前后,他用一个半月时间,认真听取四个部委的情况汇报,仔细了解工业、农业、财贸等战线上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矛盾、问题,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详尽分析,写出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等光辉著作,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1961年,为应对当时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毛泽东同志亲自组织三个调查小组,分赴浙江、湖南、广东进行调研。他在吸收这些调研意见的基础上,并综合中央其他领导同志的意见建议,提出了“农业六十条”,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次全党上下共同进行的大规模调研活动,开展得相当扎实、系统,摸清了问题的要害,在此基础上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确保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有效实施,也使大批领导干部痛切地感受到自己工作上的失误,他们负疚自责,在后来的工作中更谨慎地判断形势,更求实地开展工作,也更尊重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为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路线,党的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得到恢复和发扬。1981年5月,党中央发出重要文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对周围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状况进行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又一次向全党发出了“大力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的号召,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研,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指导工作,解决问题。中央领导同志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亲自深入群众搞调查研究,推动了全党调查研究工作的健康开展。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深入全国各地调查研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及时总结群众实践中的新鲜经验和伟大创造,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及时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变。小平同志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这个论断深刻阐明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因为离开调查研究,必然脱离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那就谈不上实事求是了。小平同志始终坚持了调查研究的思想路线和实践路线。比如,他在六十年代初主持制定的《工业七十条》和关于调整、充实、改革的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的拨乱反正、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实行改革开放等等。邓小平说,没有文革以来错误的总结,就没有改革开放的政策。1992年,在经济建设处于关键时期,小平同志不顾80高龄,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作实地调研,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同志也一贯重视调研工作,自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他多次深入农村、企业、城市社区等,就一些紧迫、重大的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一个怎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现实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加强调查研究不仅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任重道远,在前进中会遇到许多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不断探索和解决,须臾也离不开调查研究。全党同志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更要重视和加强调查研究。”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社会矛盾、发展问题、事业进步的创新动力等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三次会议上指出:要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做出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在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他强调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他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的血肉联系。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他再次强调,要把执政为民体现到关注民生,体查民情,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上,要切实转变作风,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成果。这些都对领导干部提高调查研究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希望,提出了新的标准。

  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增强自身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首先,调查研究能够密切联系群众。紧密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充分相信群众,坚决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和思想路线。而调查研究的整个过程,就是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向群众学习的过程。通过调查研究,不仅可以与群众交流思想、增进感情,而且能够及时地把党的政策深入宣传下去,把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及时反映上来,及时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从而不断地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其次,调查研究能够了解掌握真实情况。领导干部要想了解掌握真实情况,必须通过调查研究获得鲜活、精准的第一手资料。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扑下身子、沉到底部,真心诚意地察民情、解民意,才能找到最有代表性的实情,才能听到群众最真切的呼声。而只是看看材料,听听汇报,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是永远也掌握不到真实情况的。其三,调查研究能够保证科学决策。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任何一项大的决策,就其程序来说,都大体包括确定目标、研究方案、优化方案、修正完善四个步骤。确定目标、研究方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优化方案也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无法优化决策。决策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调研质量的好坏。正确的调研成果或直接转化为科学决策,或为科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错误的调研结果,或对决策起到干扰作用,或把决策引向歧途。其四,调查研究能够保持思想进步。这里所说的思想进步,不只是政治思想进步,也包括文化思想、管理思想、工作思想、作风意识等等诸方面的进步。面对改革开放的日新月异和军队现代化事业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必须适应发展、与时俱进。毛泽东同志说:“形势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要接受新事物,要研究新问题。”学习的基本途径无外乎两条,一个是向书本学习,一个是向实践学习。那么调查研究的途径也有两条,一个是直接调研,一个是间接调研。直接调研就是亲自深入到生动具体的现实生活,亲身感受不断变化的客观实践,亲手了解现实情况的具体信息,通过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实现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间接调研就是通过学习借鉴别人的调研成果,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直接调研也好,间接调研也好,调查研究是实现思想进步的有效途径。这是由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所决定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揭示的客观规律。其五,调查研究能够推动工作创新。工作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两个层面。科学的理论指导科学的调研,调研工作本身是一项科学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同时,科学深入的调研工作,可以加强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从而对理论有纠正和完善作用,科学调研得出的科学结论也在很大程度上反作用于科学理论,促进理论发现,推动发展进步,使理论不断创新,超越既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所谓实践创新,即解决问题有新的成效,推进发展有新举措,建章立制有新进步。要切实搞清楚影响和制约部队建设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在哪里,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有哪些,实际工作中违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什么,等等,这些都需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掌握工作创新的主动性,增强工作创新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解决复杂矛盾问题的迫切需要。领导干部的职责是发现问题,制定政策,解决问题。要发现问题,就必须考察客观事物的历史和现状,考察它的内部、外部的各种联系。做出决策,解决问题,就更需要通过系统、周密的调查,探寻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然后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

  新形势下,改革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发生着深刻变化。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的当今社会,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激荡日益强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也带来了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及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社会大变革。经济体制改革带来原有经济关系的改变,从而也带来了更大范围内的社会变革。国有经济从数量和比重上都不再占有优势地位,人民群众由平等的国家劳动者重新面对雇佣关系,人民内部矛盾增多;资本重新介入收入分配,社会贫富差距增大,而相应的社会福利体系尚不健全,人民群众享受教育的机会和就业机会不平等日益显现;同时,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日益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亟待加强。近两年突出的农民工欠薪问题,子女入学问题,农民工享受相应待遇问题,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医疗改革、社会保障滞后等等,带来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给社会管理、社会进步提出了新的更大的挑战。思想大变化。改革开放为社会文化建设创造了更好的物质条件,增强了人们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但同时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也会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原来单一的普适价值观不复存在,代之以新的多元价值观,突出自我价值的实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表现随处可见。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发展,既为思想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西方敌对势力竭力推行“西化”、“分化”战略,极力宣扬所谓的“自由”、“民主”、“政宪”理念及“多党执政”主张,散布“军队非党化”、“军队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企图达到“和平演变”、“不战而胜”的图谋。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已位居世界第二位,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但理想信念、精神追求、道德文化等软实力差距还很大。有人说,有没有信仰无所谓,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有人说,以往的理想和信仰,在今天都是不现实的;还有人说,制度缺陷是产生大量腐败的温床,完善制度才能消除底线丧失、伦理危机、腐败丑恶现象。思想领域的交锋和斗争时时存在,思想大变化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矛盾大交织。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这既是高速发展期,又是矛盾凸现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等日益多样化、复杂化,许多矛盾交织出现。比如,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保护日益尖锐的矛盾,想办法促进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经济高速发展与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矛盾,想办法避免和化解社会矛盾逐步激化;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不协调的矛盾快速显现,想办法在经济改革深入进行的同时,加大政治改革力度和步伐,促使二者的改革协调并进;经济快速发展与民生改善相对滞后的矛盾越来越明显,想办法做到让经济发展的成果尽快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还有群众最不满意的物价高、贪官腐、住房难、教育难、看病难等等矛盾和问题。

  领导干部怎么才能成功应对这些挑战,妥善解决这些新矛盾、新问题,办法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必须建立在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调查研究越充分,解决问题的对策就会越多。毛泽东同志曾说:“我的经验历来如此,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陈云同志说:“领导机关制定政策,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是作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作决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首先,领导干部要在认清复杂矛盾问题中增强紧迫感。当前纷繁复杂的形势任务,让我们不得不以更大的决心和精力投入到对实际工作的调查研究之中。日益严重的社会现实问题,使领导干部的压力越来越大;日益严重的形式主义,让领导干部很难掌握到真实的情况;日益严重的腐败丑陋现象,让领导干部很难再用教育引导解决问题。只有在瞬息多变的新形势下,通过扎实细致的调查研究,找出一个个问题的症结,开出一个个管用的药方,才能真正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其次,领导干部要在抓工作落实中增强责任感。能不能狠抓落实,既是工作责任心问题,也是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问题。因此,要树立强烈的进取意识,忧患意识,有一种对党对人民事业极端负责的崇高使命感、责任感,要带着感情深入到群众中去,进行面对面领导,扎实解决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多解决群众关心的难题。发现和总结分析影响落实的矛盾症结,努力掌握抓落实的科学方法,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和片面性。其三,领导干部要在深入实际中提高调查研究能力。能力的培养、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需要实践的磨练。要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沟通协调的能力、驾驭现代化调研方法的能力、组织撰写调研报告的能力等调查研究综合能力,必须努力做到戒“假”,假风一旦盛行,工作就难推行;戒“浮”,浮夸作风与工作要求格格不入,必须戒除;戒“僚”,官气越大,得到的真情就会越少;戒“空”,服务基层意识“空”,搞调研就会一空百空,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同时,还要做到敢于听真话,善于听真情,避免下级忽悠上级,这是一种导向、一种胸怀、一种优秀品质。讲实话、道实情、报实数,及时发现深层次问题,拿出切实的措施,科学决策,提前防范,减少折腾,推进事业科学发展。

  我们党之所以能在短短90年中,取得民族解放、推进社会进步、赢得历史辉煌,与党一贯重视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分不开的。重视调查研究,我们的党就能制定出符合社会发展、体现人民愿望、促进事业进步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我们的社会就阔步前进。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重视调查研究,就会产生脱离实际、头脑发热、拍脑袋瓜子的不合实情的错误的指导思想和政策措施,就会把我们的事业引向痛苦的泥潭。比如“王明路线”曾经给党和红军带来灾难、1958年大跃进式误国害民的决策模式使三分天灾酿成了七分人祸、文革十年的政治动乱经济崩溃社会倒退等等现象,令人不堪回首。无论建国前“左”和右的错误,还是建国后出现的“大跃进”、浮夸风、瞎指挥等错误,以及当前存在着的一定程度上相当严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虚假作风等等现象,都与缺乏调查研究,不重视调查研究密切相关。我们不禁要大声疾呼:领导干部们,勇敢地拿起调查研究这个武器、这个法宝吧,她能使我们耳聪目明,她能使我们发现问题,她能使我们解决矛盾,她能我们的事业不断进步,并永葆青春与活力。(作者:苗宝今)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宋方灿】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