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青年报:请撕掉救人少女的保时捷标签

2011年12月27日 03:47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2月25日,广州海珠区一名30多岁的妇女晕倒在人行道上,围观者甚众却未有人上前搀扶救助。当有路人报警时,一名乘坐蓝色保时捷的少女随同同车男子,把晕倒妇女抬到跑车上,将其送往医院救治,少女自己则打车离开。这名救人少女已被网友称为“最美小女孩”。一时,“保时捷少女停车救助街头晕倒路人”成为网友热议的新闻。(12月26日《广州日报》)

  停车救人,只能算是街头小事,之所以成为网友热议的新闻,可能有两个新闻点:一是“救人反被诬为撞人”的彭宇案之后,很多人都抱怨“不敢做好人”,而该女子竟无视这种风险大胆救人,于是成为新闻人物。更重要的新闻点在于“保时捷”:在我们的新闻记忆中,保时捷这样的豪车和车里的富二代,常与负面新闻紧密相连,这个符号常与霸道缺德、为富不仁、残酷冷血、高调炫富、惹是生非联系在一起——而这个保时捷少女不仅不像人们刻板印象中的那样,是一场交通事故的肇事者,竟然停车救人,新闻价值在这种反差中产生。

  看到不少网友充满感动地说:原以为开保时捷的都是撞人的,没想到他们也会救人——人们在“保时捷少女停车救路人”的新闻下抒发着各种温情和感动。

  这虽然是一条弘扬救人美德的正面新闻,但我并不喜欢这篇报道的基调——相信那位被赞颂为“最美小女孩”的“保时捷少女”,一样不喜欢这样的新闻,而会从报道对“保时捷”这个符号的过度强调中,感受到舆论那种根深蒂固的偏见。正如不喜欢很多媒体在一些交通事故中刻意将事故与车主的身份和车型联系起来,过分强调保时捷、宝马、奥迪之类的阶层标签,同样不喜欢在这样值得称颂的“好人好事”中去强调车的标签——实际上这两者并无区别,都带着浓厚的标签化色彩。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那种将一个群体与一个刻板的标签联系起来的新闻思维,本就是错误的。

  这种标签化非常令人反感。其实,没有哪一个群体、哪一种车型天然地与某种坏事联系在一起,就拿媒体喜欢热炒的“保时捷车主飙车撞人”来说,这样刻意强调身份的新闻渲染是很可怕的,强烈地刺激着公众本就很敏感的神经,营造了一种可怕的贫富对抗、强弱对立场景。这其实是媒体对身份的选择性强调营造的一种幻觉。从数据来分析,豪车并不比普通车制造的交通事故更多,豪车车主并不比普通车主更喜欢醉驾。交通事故是违反交通规则者与公共安全的矛盾,而不是穷人与富人的矛盾。可很多时候,过度强调保时捷标签的报道,撕裂了本就对立的社会情感。

  “保时捷少女救人”的新闻,正产生于这种带有偏见的背景。这样的新闻,虽然是想破除偏见,其实不过是在强化这种标签。正如撞人不是保时捷的专利和原罪一样,同样,救人也一样,救人与车型并无关系。这种情况下,不仅是开保时捷的,很多人都会本能地伸出援手。救人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有道德的人,而跟他(她)开什么车没有关系。

  请撕掉“保时捷”的标签,让救人的保时捷少女回归一个普通的人。坏事时,不必贴标签;好事时,同样不必贴与事件无关的标签。

  无标签,不新闻,现在一些媒体报道的时候,特别喜欢给新闻当事人贴一些与事实无关的标签;这种迎合舆论民粹反智的标签,会让新闻更有价值,更有冲突性和吸引眼球,却误导了舆论、消费了情绪、扭曲了事实,结果只能是一地鸡毛的舆论口水,而没有负责的反思和理性的评论。曹林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