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副总理日前在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人们生活须臾离不开空气。一些大城市出现长时间灰霾天气,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要抓紧修订和发布严格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参考世界卫生组织为发展中国家推荐的标准,增加PM2.5等监测指标,改进空气质量评价方法;要适时提高标准限值,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
昨天,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在新闻通气会上称,深圳市已具备PM2.5监测能力,并做好准备,在广东省环保厅作出统一安排后,即可发布相关数据。这不仅是在积极回应群众呼声,也是在自觉落实全国环保大会精神。
这段时间,北京等许多地方接连出现严重灰霾天气,使PM2.5这个陌生的专业术语一时成为舆论热词。所谓PM2.5,是指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其直径小于2.5微米,可以直接进入肺泡甚至融入血液,堪称危害人类健康的“凶手”。人们呼吁加强PM2.5监测,公布PM2.5数值,不仅是要明白所处地方空气质量状况到底如何,更主要还是期盼空气质量得到切实改善。换句话说,实行PM2.5监测的最大意义,就是要倒逼我们在痛定思痛中改进空气质量。
改进空气质量是件难事,需要做很多工作。其中,关键一条是真正意识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也是硬道理”。诚如李克强副总理所言:“对群众来说,没有健康,生活水平和质量就无从谈起。对国家来说,没有健康,人力资源的优势就难以发挥……基本的环境质量、不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一条底线,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真把不损害群众健康当成执政的一条底线,就能在PM2.5监测数值前看到空气治理的缺陷,看到工作改进的空间,进而通过各种手段努力来改进本地空气质量。
至今仍有人认为:要“发展”就顾不上“环保优先”。其实,以资源环境换取增长的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没有“环保优先”,“发展”根本难以持续。如果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但人居环境恶化了,老百姓也不会满意和幸福。算清生态大账,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硬道理,以PM2.5监测倒逼空气环境治理,空气优良天数才能呈上升之势。(刘根生)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