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只有42人的研究室,却承担了我军70%以上的工程机电装备研制任务,建室至今完成科研任务200余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发明金奖3项,先后走出3位共和国将军。总装工程兵某研究所二室成功的秘诀在哪里?
攻坚克难谋创新
作为承担我军工程机械与电工器材领域唯一的专业研究群体,研究所二室大胆创新科研攻关,取得一批关键技术突破。某型作业车是着眼解决我军遂行作战工程保障任务需求研发的新装备,具有破障、清障、构筑通路等多种功能。项目上马之初,室里就抽调精兵强将,大胆集成创新,提出以两栖装甲底盘为载体,综合集成了推土、排障、挖掘、抓取、起重等多种作业功能的方案。课题组合力攻关,创新发明的工程车组合铲,铲刀兼作防浪板,并与犁形滑板巧妙结合成一体,有效解决了在车首设置推土装置带来的布置防浪板困难、航行姿态差以及航行阻力大等重大技术难题;发明的伸缩式多用工作臂,有效解决了结构减重、管线防护、油管随动等技术难题,其多用工作臂集挖掘、抓取、起重等多种作业功能于一体,满足了水际滩头清障作业的特殊要求;创新设计的回转机构,结构紧凑、装拆方便、维修性好,有效降低了整车高度,减轻了结构重量,简化了加工工艺;其传动系统匹配合理,满足了高速行驶、低速作业和水上大功率输出等不同工况要求。
此外,该车还综合运用电液比例控制、CAN总线、程序逻辑控制以及定位导航等先进技术,实现了作业动作精确控制、防误操作及自动限位等功能,使装备的操控性、安全性和数字化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共获得国家专利6项,其中2项分获国家发明展览会金、银奖。该装备的成功研制,填补了我军两栖工程装备的空白,满足了我军登陆作战工程保障的急需,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同类装备领先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具有良好的军事和经济效益。
三上高原铸利器
2011年9月,该室青年高工徐刚和战友集智攻关、成功研制的轮式装甲工程车通过高原试验定型。这是该室第三次走上高原,将新装备置于恶劣环境的摔打。该工程车主要用于伴随轻型机械化部队行动,遂行清除和设置非爆炸性障碍,抢修道路或抢修抢构工事等机动工程保障任务。在海拔4700米的高原,该车通过行驶、连续爬长坡、推土、挖掘、起吊、夹抓、热平衡等科目,各项战技指标全部达标,并成功翻越了海拔高达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创造了我军工程装备“攀高”新记录。
2006年8月,由青年高工赵初明和课题组研发的某野战快速构工作业系统在青藏高原通过设计定型,该装备堪称我军高原“维稳戍边、抢险救灾”的利器。在新疆、西藏雪域高原的“实战”中,得到部队的高度赞扬,被官兵们喜称为山地“变形金刚”。该系统是一个新概念装备,立项之初,科研人员针对装备发动机高原平原工况功率利用率低且不协调、夹石土中快速成孔等技术难题,深入研究,充分论证,集智攻关,完成了数十万字的调研、可行性分析及计算报告等,为关键技术的解决打下坚实基础。
在攻关过程中,科研人员另辟蹊径,大胆使用新技术,一举攻克了高原山地大坡度地形机械步行与稳定性、功率利用率低、空气稀薄散热困难等世界性难题,获得国家专利16项,发表相关技术论文4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和国民经济建设中也大显神威,表现出显著的军事、经济和社会效益。
多措并举育英才
在抓项目、出成果的同时,室党支部十分注重拔尖人才培养,树立通过军队科研项目发现人才、通过预先研究项目锻炼人才、通过型号项目培育专业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的人才培养思路。严格落实项目组长竞争上岗制度,公平、公正、公开选人用人,倡导岗位成才;打破讲台阶、论资历的旧框框,不拘一格用人才;让年轻人在重点项目中担当大任、唱主角、挑大梁,一系列培养措施,让年轻人在任务摔打和锤炼中脱颖而出。具有“拼命三郎”之称的室主任张欲保,工作独当一面,成为我军机电控制方面的专家;总部级中青年专家何绍华,不到30岁就晋升为高职,成为研究所最年轻的高职科研人员;被总装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的吴耀强,第一次当重点型号项目组长时,只有30岁,经过20多年的实践锻造,已成为全军履带装甲车辆方面的专家;发明山地“蜘蛛侠”的青年高工赵初明,面对项目构成复杂,涉及领域广,技术难度大,迎难而上,带领大家奋勇攀登,勇闯难关,已成为高原型装备研制的专家;还有年轻人汤久望、曹有辉、徐亮等都在蓄势待发,将成长为我军工程机电装备研发的中坚力量。
目前,该室共有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8人,博士、硕士24名,12人入选总装“1153”人才工程,1人当选为总部级中青年专家,1人入选总装“双百”人才库。在科研创新之余,研究室大力加强学术交流,3年来,先后出版专著2部、教材1部、发表论文55篇,其中被EI检索3篇。(许文群 陶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