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两会”聚焦:深圳PM2.5污染60%来自周边?

2012年01月12日 15:21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等待多时,今年深圳终于把PM2.5纳入空气质量监测范围!在今年深圳《政府工作报告》中,不少与会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深圳“综合治理工业废气和机动车车尾气,将PM2.5纳入监测范围”的报告内容表示了认同和大力支持。

  深圳PM2.5现状如何,成因又有哪些?如何提高改善深圳空气质量,还深圳市民一片蓝天白云?连日来,围绕PM2.5、机动车尾气排放等话题,本报记者调查了中石化等油品提供方,还就深圳PM2.5的形势以及如何让深圳空气质量更好,采访了有关专家和政协委员。

  多年从事深圳灰霾研究的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黄晓锋副教授最新研究显示,PM2.5属于区域性污染,约60%来自深圳周边地区。其中火电厂、生物质燃烧源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区域传输,机动车尾气主要来自于深圳本地排放。

  “去年超标12天,优于珠三角其他城市”

  据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黄远峰主任介绍,深圳市作为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六个灰霾试点监测城市之一,对PM2.5的监测已有一些时日,自2007年起开始,深圳就在洪湖和华侨城两个子站开展PM2.5的长期手工监测工作,2010年又在荔园子站增加了PM2.5的自动监测。

  今年初,深圳市首次公布了荔园监测子站PM2.5的监测结果,该结果包含深圳PM2.5的年均浓度值和日均浓度值。

  按照该子站的监测结果,深圳去年PM2.5年均浓度值为37微克/立方米,超过了新的国家空气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以下称“征求意见稿”)35微克/立方米(年平均浓度)的标准。

  而至于日均浓度值,“征求意见稿”要求,PM2.5日均浓度值不得高于75微克/立方米,按此标准,深圳去年一共有12天超标,这比单纯统计PM10得出的数据多出9天。

  “深圳的地域位置特殊,每年的12月和1月,受西北风影响,来自其他地区的污染颗粒物会被带到深圳上空,加上汽车尾气排放等因素综合作用,造成PM2.5浓度超标”,黄远峰说,虽然深圳去年的PM2.5指数并未达标,但就总体形势而言,还是要比珠三角其他城市好,其主要原因是,深圳和珠三角其他城市相比,工业污染源不多,工厂废气的绝对数值不高。

  据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粗略统计,深圳的PM2.5构成中,汽车尾气占到31%,是制造灰霾天气的“罪魁祸首”。除了汽车尾气之外,建筑工地扬尘近些年来也形势严峻,成为推升PM2.5数值的重要因素。

  同时他还表示,由于深圳的地理位置特殊,受季风和洋流影响很大,也造成了PM2.5情况和内陆城市有所不同。“深圳靠近海边,PM2.5的一个自然来源是海盐粒子,尤其在夏天比较突出,天气热,海水盐分的蒸发,在空中形成海盐粒子容易形成雾霾天气。但另一方面,夏季靠海,东南风容易驱散污染颗粒,或可一定程度减轻污染,这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深圳PM2.5污染60%来自周边区域”

  多年从事深圳灰霾研究的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黄晓锋副教授最新研究显示,在深圳各类排放源对深圳市PM2.5的贡献中,机动车尽管位居第一,但只占31%;工业源和火电厂分居第二位、第三位,贡献率为24%、18%。

  研究显示,深圳市PM2.5占PM10质量浓度比约为70%,这表明目前空气质量监测的PM10指标中,七成为PM2.5。从2005年至2011年12月,深圳市主要站点自动监测的PM2.5年均浓度在33μg/立方米至62μg/立方米之间。

  此外,记者从研究报告中看到,深圳PM2.5日均浓度超标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按美国标准,近4年PM2.5超标率基本维持在50%至60%之间。从2005年起,深圳PM2.5年均浓度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总下降幅度约32%。

  研究结果还显示,从化学组成及来源分析,深圳市PM2.5的化学组成以有机物、硫酸盐、元素碳为主,分别占30.9%、25.9%、10.2%,排放源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工业源、火电厂和生物质燃烧。

  从排放源区域分析来看,深圳PM2.5污染的区域传输来源比例约60%,超过了本地污染源排放的贡献。黄晓峰向记者解释,PM2.5是个区域性污染,60%来自深圳周边地区。其中火电厂、生物质燃烧源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区域传输,机动车尾气主要来自于本地排放。

【编辑:吴博】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