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别忽略了“恐归族”背后的社会因素
春节临近,是否回家过年又让“恐归族”开始纠结。民政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六大城市的人群进行过年回家的调查,探寻很多人不愿回家或是不想回家过年的原因。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近70%的受访者表示“为春节回家而烦恼”,烦恼集中在车票、人情消费压力、路途遥远等客观因素上。
恐归族不回家过年,不外乎三种原因。
其一是不敢回家。刘邦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而那些在外地惨淡经营的游子,则绝无这种底气。他们胆怯,畏葸,甚至自卑,不敢回到乡村过年,春节期间,乡村的人最多,他们害怕比较,怕盘问,怕嘲笑。此外,有些年轻人已经过了适婚年龄,但仍孑然一身,一旦回家,焦虑的父母总会不厌其烦地训导或劝说,而看到同龄人的孩子已经老大不小了,登时一阵复杂况味,于是也不敢回家。
其二是不想回家。在外工作久了,逐渐适应了城市化的生存逻辑以及生活习惯,而一旦回到乡村,有时不太适应,于是索性不回。比如,非常厌倦那些庸俗的人情消费压力,或者不够适应贫瘠的乡村文化状态,以及乡村缺少相关的生活配套设施,都会导致一些人不愿意回家过年。
其三是不能回家。比如买不到票,当前,无论是公路运力还是铁路运力,都远远无法满足让想回家的人都能回到家,每年总有一些人买不到票而滞留于外地。再比如,假期太短,有人感慨道,“春节七天假,路上我就要耽误四天”,春节回家只能和父母团聚三天,还没有休息好,就不得不和父母说再见。调查显示,春节回家休息如果只能在三天以内、不能随意留在家陪伴家人的人群痛苦感较高,而能在家休息半个月以上的人,痛苦感觉较弱。
此外,还有一类人是拘泥于经济原因也不敢回家,比如报道称,在上海打工的熊良山夫妇,打工12年仅回家1次,面对面已不认识儿子。不是不想回家,一是票难买,二是路费高,“回一趟老家两人路上火车加汽车路费要1000多元,还不如省下来给孩子。”
别把恐归简单地归结为个人选择,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社会问题——交通运力不足,看到城乡差异明显,还看到假期设置不够灵活,要知道一些人甚至享受不到春节放假,或者享不到7天,这凸显出职工权利贫困。此外,还能看到城乡二元体制问题,养老问题,外来工孩子教育问题,如果农民工融进了城市,成为体面的打工者,有了市民待遇,孩子能够在城市里接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回不回家过年,真的没什么区别。
但愿城市的管理者能够多一些人文情怀,给那些留在城里的恐归族多一些关怀。更期待制度的健全与革新,能够减少恐归族背后的社会因素。(王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