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应理性看待网络围观 学会在监督下工作
今天,你被围观了吗?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无论是明星还是乞丐,都可能成为网络上的“新闻人物”。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更是亿万网民的兴奋点。穿什么鞋、戴什么表、抽什么烟、吃什么饭、说什么话、办什么事,都可能成为网络新闻,引发网民的群体性围观。
作为一种典型的从众行为,网民的群体围观具有易传染、情绪化的特点,能产生一传十、十传百的“爆炸式”传播效应。以近日被爆炒的“某县被免职领导悄然复出”事件为例,短短几天时间,就有上千个新闻网页转载、几千个论坛讨论、900多个博客聚焦。拥有5亿网民、3亿微博用户的中国互联网,已经像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可以说,网友的目光聚焦,网友的集体表达,形成了影响不小的“民间意见舆论场”,改变了舆论的格局和生态。有学者比喻说,在网络围观的时代,管理者仿佛落入了古希腊“狄奥尼索斯剧场”的中央,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四周都是围观的人群,他们能够看见光鲜的正面,也能看见“孔雀的屁股”。
围观是无形的压力。《人民论坛》杂志曾做过一个调查,七成网民认为官员有“恐惧网络症”,怕被监督。网络恐惧到了什么程度?调查显示,55%的受调查者选择“有压力”,10%的受调查者表示“压力很大,让人提心吊胆,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开展”。难怪有专家呼吁,要赶紧与时俱进的是政府官员。
围观是压力也是动力。面对网民的集体“喊话”,不少政府部门主动回应网民关切,对网友投诉的干部、质疑的问题,及时答复和处理。网民追究的“抽天价香烟的局长”,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日记门局长”,因受贿罪被判有期徒刑13年。在“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的今天,互联网不仅成为民意与政府对接互动的新渠道,还创造了网络反腐的新形式。
与此同时,网民的群体围观正成为信息公开化、行政透明化的民间推手。从北京市政府的“微博发布厅”到成都市政府的“微成都”,从外交部的“外交小灵通”到南京警方的“三国杀”版通缉令……由被动“接招”、疲于应付,到主动“出牌”,利用网民的“围观心态”设置议题、抓捕逃犯,这些积极的变化,折射出政府部门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赢得了网民的赞誉和关注。
在人人都可能是“记者”的今天,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正朝着“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方向发展。党员干部应客观理性地看待网络围观现象,不惧怕、不排斥、不逃避、不打压、不作秀,学会与网民平等地对话。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接受监督天经地义”的意识,学会在监督下工作,让自己的言行经得起群众的质疑和检验。唐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