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贾庆林访非:为中非未来合作注入新活力
中新社北京2月1日电 (记者 邢利宇)“中非友谊像乞力马扎罗山一样巍然屹立,像长江黄河一样奔腾不息……”中国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1月27日至29日出席非洲联盟第十八届首脑会议开幕式并对埃塞俄比亚进行正式友好访问。期间在开幕式上的演讲以及赢得的阵阵掌声,余音在耳。
对于贾庆林此访以及中国领导人首次在非盟会议上发表演讲,中国前驻马里和摩洛哥大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非洲研究中心主任程涛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评价,“此次访问再次宣示了中国的对非政策,进一步增进中非相互了解,将为中非未来务实合作注入新活力。”
程涛认为,近几年来,中非关系在传统合作基础上,不断巩固和发展,双方领导人互访比较密集,体现了中国对非洲的重视和对非洲政治上的支持。中国一贯非常尊重非洲国家自己选择国家的社会制度,支持他们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如贾庆林在开幕式演讲中强调,近年来,非洲自主解决非洲问题的能力稳步增强。事实也证明,非洲国家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国际社会理应为解决非洲问题提供支持和帮助,同时,中方认为这种帮助应该尊重非洲人民意愿,应该是建设性的,应该与非洲自主解决的努力相向而行,而不应背道而驰。
对于一些来自西方认为中非关系旨在其资源的声音,程涛认为,这是无端指责。他说,近年来,中国从非洲进口资源,都是按市场规律办,是公道、公平和无可指责的。非洲国家需要开发资源,需要把自身资源优势,变成财富优势,变成发展资金。“如果非洲的石油,只能卖给西方国家,不能卖给中国,那就是欺行霸市。”
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刘贵今也认为,外电或西方媒体渲染和炒作的上述话题,是完全站不住脚的。一些人对中国迅速发展和崛起,感到恐惧和焦虑,由此造成中国在非洲的动辄得咎。
他说,事实上,西方早已捷足先登,他们的石油公司和矿产公司早已进入了非洲资源最丰富、储量最大的地块。有报告显示,在石油领域,中国的投资仅占西方的十七分之一。刘贵今强调,将正常的经贸关系,加以政治化、意识形态化来无端指责,反映当前西方国家对话语权的掌控和对中国崛起的焦虑,这种情况还会持续。
这位在非洲工作了十余年的专家介绍,近几年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关系,确确实实倾向于非洲经济发展和民生。比如在非洲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马拉维,中国采取合同外包生产方式,帮助其生产棉花,提供贷款、种子、化肥、技术指导并负责收购。此举使当地大批棉农受益。最近与西非国家的类似合作也已展开。
总体来看,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得到了包括西方国家、学者、媒体、国际金融机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肯定。据相关研究统计,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关系,为非洲经济发展作出了20%的突出贡献。刘贵今说,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促进非洲区内贸易,有助于非洲长远发展。
对于贾庆林此次访非,刘贵今认为,中国领导人在此期间重申中国一贯奉行的对非政策,表示愿意通过履行承诺,加大对非洲和平与发展的关注和投入。这对进一步强化和扩大已存互利经贸合作以及文化、人文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帮助非洲和平与发展将起到很大作用。“这次访问取得圆满成功,也是新形势下,中非双方加强友好合作的例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