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营救中国工人未接受苏丹反政府军任何条件(3)
关押
被关茅草棚,同事相互鼓励
连续走了5日后,反政府军把他们带到了一个茅草棚,只有很小的活动范围。茅草棚条件非常简陋,雷超称之为猪窝,“国内的猪窝也就这个水平。”
在“猪窝”内,雷超与同事们相互聊聊家常,以打发时间。雷超说,他曾经绝望过,想过好的,也想过坏的,这个时候,惟一依靠的就是同事之间的相互鼓励。雷超和同事们所有的家当全部留在了苏丹,他们相互安慰的话就是“只要带着一条命回去就行,金钱、驾照什么的都是没用的东西。生命只有一次,钱可以以后再赚。”
转机
转移,搭乘救命飞机
6日晚上,反政府军方面的一个军官突然出现,向雷超和他的同事们宣布,要把他们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但没有说去哪儿。雷超不知道下一站将被带往哪里,他只知道上的是一架飞机。
“那个时候心里不敢想被解救,直到下飞机看到了中国人面孔的一刹那,才明白真的被解救了。”雷超说。想了半天,雷超用一个成语形容了当时的心情——如释重负。下了飞机,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的工作人员给雷超和他的同事们安排妥当,回家的日程也确定下来。
愿望
回家后最想自己炒个回锅肉
昨日下午4时许,雷超拿到了护照和回四川乐山的机票。正在候机的他说,“回家后我最想做的事就是自己炒个回锅肉,然后炝炒一个素菜,吃完就睡觉。”雷超喜欢自己做菜,自从一年半前去苏丹工作,就没有自己做过。在苏丹整天吃糊糊,也让他倍加想念自己做的美食。
短短十几天,从沦为人质的绝望到被解救的惊喜,已经让雷超身心俱疲。此时此刻,吃得饱饱的,然后睡一觉,对他来说,是最幸福的事。
- 对话
对话人物:外交部领事司副司长、中国政府前方工作组组长邱学军
“没接受反政府武装任何条件”
在人质被劫持的11天中,外交部及各个政府部门,中国驻苏丹、南苏丹、肯尼亚使馆,通过各种方式对29名工人进行营救。昨日,刚下飞机的外交部领事司副司长、中国政府前方工作组组长邱学军接受了记者采访。
营救过程中人员转移环节最危险
记者:从最初联络的艰难到最终成功营救,前方采取了什么方式让他们妥协并放人?
邱学军:我想最根本的是我们国家奉行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们在外企业都是帮助当地生产建设,我们的员工去的目的并不与任何人为敌。我想苏丹反政府武装最后也认识到,我们的这些员工不是军事人员,他们都是从事当地建设的平民。
记者:苏丹反政府武装是否开出什么条件?
邱学军:我们没有接受任何条件。我们的最大关切就是让我们的被劫持人员、我们的员工安全获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苏丹政府、南苏丹政府,包括肯尼亚政府方面的大力配合。
记者:整个营救过程中最困难的环节是什么?
邱学军:被劫持人员人数比较多,所在的苏丹反政府武装的地区形势很复杂,如何确保他们平安的转移出来是一个难点。最终是通过国际红十字会的包机把他们接送出来的。
苏丹政府承诺保证其他项目安全
记者:如何保证未撤回项目的安全?
邱学军:这方面我们已经和苏丹政府有了充分沟通,他们会加强在苏丹的各个中国项目的安全保障,保证中国员工的安全,避免这类事件再次发生。
记者:近年来,中国在海外已经发生了多起类似事件,在处理此类事件时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邱学军: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全,我们26个部委已经成立海外中国公民安全的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并建立了中央政府、外交部牵头,涵盖各个部委、地方政府、企业等四位一体的领事保护机制,这方面已经取得了成效。
同时,我们加强了此类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发生类似事件能够最快速度实施营救。近几年发生的劫持我人员的事件不多,绝大多数都会安全获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