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尼克松访华代表团首席翻译质疑美对华政策摇摆性

2012年02月21日 09:16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尼克松访华代表团首席翻译质疑美对华政策摇摆性
    图为美国资深外交家傅立民(左)向记者介绍1972年4月参加基辛格在华盛顿会见中国乒乓球代表团的情景。朱炜摄 

  今年是尼克松访华40周年。40年前的今天,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横跨太平洋来到中国,开启了他后来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的访华行程。40年来,中美关系见证了长足发展,也经历了风雨坎坷。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时任尼克松访华代表团首席翻译傅立民

  “站在周恩来和尼克松身后的那个人就是我。”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时的美方翻译、著名的“中国通”傅立民指着挂在他办公室墙上的一张照片,向本报记者细细讲解着照片中的人物,“这是基辛格,这是叶剑英……”

  这是一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记录了尼克松访华期间周恩来总理接见并与美方代表团合影的时刻。当时年仅29岁的傅立民,担任尼克松总统访华代表团的首席翻译。

  傅立民永远也忘不了40年前的那一天,那是一个晴朗而又寒冷的午后,当“空军一号”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时,傅立民刚刚从一个噩梦中惊醒过来。

  在梦中,傅立民看见蒋介石和周恩来站在停机坪前,等候着尼克松的到来。当尼克松走下飞机时,蒋介石趋前大声讥讽道:“好久不见!”

  “空军一号”停稳的一刻,傅立民急忙透过舷窗向外张望,当看清楚在机场上等候的是中国总理周恩来时,他忐忑的心才放松下来。

  “那次访问的的确确是改变世界的一周。”傅立民对本报记者说,“40年前的中国贫穷落后,北京也没有大都市的感觉,没有太多的高楼,很多地方看起来像是农村。”而且,中国还处在孤立和封闭的国际环境中。

  傅立民说,尼克松访华之后,“中国摆脱了孤立的处境。随后几十年,中国走上了繁荣发展的道路,深厚的中国文化再次爆发出蓬勃的发展活力。”中美交往也开启了新的一页,两国高层交往频繁,政府间交流不断扩大和深化。民间交往丰富多彩,数以百万计的中国学生在美国留学深造,奥巴马政府也启动“十万人计划”,让更多的年轻人到中国学习。商业联系成为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纽带,旅游业带动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往来,大量的中国游客来到美国,并受到各方面的欢迎。

  尼克松成功访华,凸显了中美两国领导人的战略智慧和政治勇气。傅立民说,到尚未建交的中国去访问,对尼克松总统来说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他听从了身边幕僚给出的正确建议。当时毛泽东主席的身体状况已令人担忧,但他坚持亲自会见尼克松,从世界格局的战略高度把握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

  访谈时,傅立民言语之间对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充满了钦佩之情。

  “我不认为中国崛起是一种威胁,在很多方面,中国的表现是负责任的。”傅立民对本报记者说。

  傅立民认为,中国的文化是独特的,其成功也是独特的,“中国没有向外界输出价值或体系”。在历史上,中国长期处于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中心位置,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不是在崛起,只是回到它应有的位置。”

  傅立民对中国的未来及中美关系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但他同时表示,中国也面临很多问题,主要是经济和社会转型尚未完成,人们通常将“情”与“理”置于“法”之前,法制建设还需要长期努力。

  就美国对华政策的模糊性和摇摆性,傅立民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他说,美国未来的繁荣有赖于同中国的经济联系,我们希望和中国加强合作以确保良好的“全球治理”,但同时我们又加强对亚太的军事战略部署和投入,似乎要拉开架势和中国“大干一场”。

  傅立民指出,在他看来,美国在亚太看似矛盾的政策更多是“竞争中的政治冲动所致”,而不是出于理性的政策决策,美国对其政策中不合理的部分“应该予以调整”。

  中美关系40年,不过弹指一挥间,为了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未来福祉,中美两国应该“同舟共济,共克时艰”,而践行守诺不仅是其中关键,也是一个大国在任何时候都应有的风范。(邹强)

【编辑:姚培硕】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