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压缩“三公”支出不妨从两会开始
山东省德州市日前相继召开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三会”期间的“禁酒令”得到当地群众称颂:会议期间,所有与会代表、委员均在驻地餐厅内吃自助餐,餐桌上没有任何烟酒供应,德州市纪委没有发现一例外出请吃、吃请现象。(见2月20日《人民日报》)
德州“禁酒令”在一向挑剔的网络上颇受称道,从一个侧面表明,当符合民意指向的政令出现时,公众绝不会吝啬赞美之词。从“三会”本身来讲,用餐不供应烟酒节约了会议开支,而置之于更广阔的视野,其实更有利于整个“三公”支出的降低。
作为政治生活中的焦点事件,“三会”尤其是人大、政协的两会,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公众关注。很显然,在两会会务接待中主动压缩“三公”开支,无疑会产生更大的示范价值。
“三公”支出居高不下有制度本身的原因,有监督不到位的问题,同时也存在惯性因素——每次领导出行都是公车接送,你能忽然让领导改坐公交吗?每次会议都要安排宴会,你能忽然不安排了吗?都说改革是个打破既得利益的过程,其实改革也是打破惯性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两会为降低“三公”支出提供了一个契机。
不供应烟酒只是个微观的规定,压缩“三公”支出当然远不止烟酒本身。烟酒没有了,但用餐标准是否也尽量降低了呢?平日标准的降低会否转化为在休会抑或会议结束时的“放松”或者“祝贺”呢?再说,用餐简单了,其它环节又如何呢?推而广之,其实不仅是用餐等会务接待,一切会务运营成本都应该尽量节约。
事实上,降低“三公”支出本身已经成为各地两会的热门话题。公众期待,从今年两会开始,让压缩“三公”支出迈出愈加坚实的脚步。(刘楚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