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媒体称“就业优先”传递发展新信号

2012年02月22日 21:31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就业优先传递发展新信号

  国家统计局22日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去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创下2006年以来的新高。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胡锦涛总书记日前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这一重要论述,传递出2012年乃至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信号。

  经济较快增长政策高度重视 共同拉动就业再创新高

  就业问题,历来是两会的焦点之一。去年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关于就业和社保的提案数量高达449件。

  最新就业数据的公布,引起代表、委员们的关注。来自劳动力大省河南的全国人大代表裴春亮说,去年以来经济形势比较严峻,对就业还是挺担心的。看到就业形势比较稳定,中央又这么重视这个问题,感到心里踏实多了。

  “2011年,我国不仅取得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还促进了就业的稳定增加。”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谢鸿光说。

  就业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2011年,我国经济同时面临着增长下行和物价上涨的双重压力和复杂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就业形势不但保持基本稳定,而且新增就业再创新高,是什么因素起了作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分析认为,一是因为我国经济还是保持了较高的增长,这给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二是实行了积极的就业政策,政策效果比较好。

  “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对就业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指出,去年我国经济全年保持在9.2%的较高增速,对就业形成了较大拉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则认为,国家提出要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包容性增长,更多地关注和带动就业,积极实施了一系列就业扶持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和化解了由于经济增速逐季放缓而给就业带来的消极影响。

  近年来,我国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促进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坚持把重点群体就业放在就业工作首位,实施高校毕业生三年百万就业见习计划;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建设,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800万人。

  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 “鸳鸯火锅”格局凸显结构性矛盾

  “我们企业属于有上万职工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现在工人真不好招,工资更是不断在涨。可社会上也确实同时存在就业难问题,好些大学生找不到中意的工作。”传统纺织业起家的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富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赵林中深有感触。

  赵林中形象地把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局面形容为“鸳鸯火锅”。而专业人士通常用“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来表述这个问题。

  当前的用工荒,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等传统行业需要的青壮年工人相对短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分析认为,虽然整个“人口红利”尚未终结,但青壮年工人已经出现了供不应求。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认为,招工难背后还有用工待遇差等因素。不少企业专招20岁左右的单身青年男女,吃住在集体宿舍,一天工作12小时,一个月休息两天,这种企业如今必然招工难。

  当前的就业难,突出体现在大学生等白领阶层就业难。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80万人,是本世纪初的6倍多。莫荣认为,目前招工岗位多集中在制造业,需求的是一线普工,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比较低。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在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现在制造业占的比重还是很大,服务业占比较小,压缩了大学生的就业空间。

  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也是造成就业难的重要原因。湖南省人民政府经济顾问赵湘平说,过去我国产业层次较低,对工人技能要求不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工作都需要劳动者具备越来越高的技能,不掌握这些技能,就业自然难。

  切实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以经济转型提高就业总量与质量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百姓的收入、福祉和尊严。“十二五”时期,我国面临的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就业总量压力将继续加大,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不相匹配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

  国务院日前批转的《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指出,“十二五”时期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国家将实行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保障政策,公共财政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小型微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倾斜。

  蔡志洲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在制定之初,就要把促进就业这个因素放在突出位置。吸纳就业的主要领域,特别是小微企业和服务业,国家要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

  “解决传统产业的招工难,根本出路在于加快传统产业的提升,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金、技术、人才密集型。”赵林中说。

  一方面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是大力发展吸纳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当前,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只有43.1%,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平均水平,而且低于中等收入国家53%左右的平均水平,服务业发展空间巨大。

  “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起来了,大学生就业、白领就业就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这是破解就业难的‘利器’。”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说。

  通过经济转型提高就业总量和质量的背后,潜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层次问题。赵湘平说,现在的农民工接近70%都是“80后”“90后”,他们想要留在城里生活、发展。城市怎么真正吸纳他们,让他们发挥怎样的作用,需要统筹考虑、稳妥解决。(记者刘铮、张晓松、徐博)

【编辑:马学玲】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