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女厕拥堵,设施再豪华也难显现代气息
“先生,可以稍微等几分钟再进厕所,让女士先用一下男厕所好吗?女厕所那边排的队太长了……”2月19日,在广州市越秀公园旁的一个免费公厕旁,几名女大学生上演了一场“占领男厕”的行为艺术,借此呼吁将男女公厕比例提高到1:2,消除女性在公共场所如厕排队现象。
看到这一新闻的第一反应是:这也叫“行为艺术”?我自己还曾主导过一次这样的“艺术”哩。
那是两年前,春节回家,高速路休息站的女厕前,人群拥挤不堪,一旁的男厕尽管也人来人往,但大体交通顺畅。等得不耐烦的我,站在人群中喊了起来:女士们跟我过来几个,咱们让男士们先让让,我们借用一下他们的厕所。
周围的女士看我的眼神像看外星人,我意识到我可能有点冒失了。我不知道四面八方聚集到高速路上的这些女士们,脑子里有没有一个概念:公厕比例应女多于男。
记得有个调查说,女性如厕的时间一般为130秒,约为男性的3倍。照此,每间女厕的人数容纳量应是男厕的3倍左右,但事实上,我们很多城市男女公厕面积是1:1,有的甚至是男厕更大、厕位更多。这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在旅游景区、公园、影院、商场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女厕熙熙攘攘,男厕稀稀拉拉。
那天,因没人呼应我,事情最后不了了之。
一直不明白,对此,男士们就没一点知觉?想必有类似生活经验的人不会少——全家同行外出旅游或到商场,同时进入公厕,最早出来的一定是丈夫或儿子,因为妻子或女儿那边,正一寸一寸往前挪呢。在外等候的男士当中,有多少人想过:这事不太对劲儿,得改改呢?
约十年前,央视“半边天”栏目就曾对此事做过报道和呼吁,也有些效果,北京、济南等一些城市在公厕改造中,将男女厕所的面积及厕位比例由1:1,改为1:1.5或1:2。但改变的仅是少数城市,中国实在太大了,女厕拥堵的尴尬在很多地方依然如故。
这次“占领男厕”的广州女大学生们打出一块大牌子:“女性更‘方便’,性别更平等”。也许有人不以为然:这是多大点事儿?至于上升到性别平等的高度吗?
麻烦就在这里。对于习以为常的事,很多人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真的改变起来,往往很难。比如,有些国家的妈妈们抗议机场等公共场所无处育婴,而不以为然者的理由是:你们可以到厕所里给孩子喂奶嘛。而妈妈们的反驳理由就一个:哪个成人愿意在卫生间里用餐?你愿意吗?
豪华、漂亮的公厕我们见过不少,但在女厕的长队前,再豪华的设施都显不出多少现代气息。不能不说,这事暴露出公共设施的设计者对现代化、人性化的理解还挺肤浅、幼稚。
都说看一个人家是不是干净和讲究,不看它的客厅,而看它的厨房;看一座城市有多现代,不看它的摩天大楼,而看它的小街小巷。那么,看一座城市文明走到了哪个程度,去看看它的公厕设计比例吧。(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