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战友痛斥形式主义和功利心态让学雷锋走样(2)
“走形式”伤害了雷锋精神
驻地抚顺的雷锋团营地三面环山,一面向城。隆冬2月的东北,山上仍旧是斑白的雪。部队营地里的角角落落则无处不有雷锋的痕迹,从“雷锋生前所在团”的鎏金大字下入内,迎面是雷锋的雕像,道路两旁同样挂有雷锋的头像。
门内、门外,两个世界。尽管抚顺的街头也有随处可见的宣扬雷锋精神的条幅,但质疑那张照片所述内容的网友或许很难相信,在这里,不管是军官还是普通士兵,每周都要学习雷锋书籍。雷锋生平、事迹、日记等内容,无不是理论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被这些战士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号就叫做:“你吹你的冷风,我学我的雷锋。”
生于1989年的战士胡敬洋2008年入伍,从枣庄车站出发到部队前,就从第四任雷锋班班长曲建文手中接过了一本关于雷锋精神的书。这本书陪伴他一路来到雷锋团,持续不断的学习让他认识到“单单是做好本职工作这一点,雷锋就永远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当然,即便是那些言辞最为激烈的网友,本质上其实也并无恶意,只是拷问“学雷锋”形式与成效的情绪更偏激一点而已。这样的情绪完全可以理解。
在采访中,几乎每一个受访对象,不管是雷锋生前的战友乔安山、冷宽,《雷锋(1940-1962)》的作者师永刚,纪录片《雷锋是谁》、《世纪雷锋》的导演陆芸芸,还是雷锋团的军官战士,都向本报记者提及对学雷锋走形式的深恶痛绝。
“每年3月5日学雷锋,不是马路被扫了十遍,就是敬老院的老人被洗了十次头,这不是学雷锋。”
他们痛斥形式主义和功利心态让学雷锋走了样,泛政治化的刻板宣传则让他们觉察到雷锋精神的“被伤害”。
“老班长做过的事,我们要坚持做下去。老班长没做过的事,我们要开拓思路去做。在今天学雷锋,必须固本强基搞创新。”“80后”军官、雷锋连连长盛会坚信,“单纯的做几件好事、帮几个需要帮助的人,远远不够”。
出生于1985年的连指导员胡兴在回忆自己读书期间的学雷锋经历时称,“初中、高中三年学雷锋的触动,从来没有一次超过小学的时候。”
胡兴相信这里的学雷锋是真诚的,因为正是从军校毕业后来到雷锋团,他才重新找回了小学时代学雷锋的那份触动,“如果你真诚地去做一件好事,哪怕是去广场上捡起一个瓶子扔到垃圾箱里,心里就会是另一种体会。”
“不要根据需要随意‘捏雷锋’”
进入今年2月中旬以来,雷锋班就迎来了成群结队的采访团。频频面对摄像机镜头的雷锋班战士明星般繁忙,但网上那种一锅粥的讨论,或许才是更真实的。
2月20日晚,刚刚接受了央视新闻调查栏目访谈的雷锋班班长和几个战士,又被一位摄影师喊了过去。这位摄影师,要求他们把历年来收到的数万封来信,倾倒在寝室的地板上,摊平,然后让班长黄帮维坐在中间,拿起一沓来信,做出整理信件的样子,接受他的拍摄。拍摄过程中,这位摄影师不断让黄帮维调整着坐姿,以期获得相对满意的拍摄效果。
“这哪是宣传雷锋,纯属添乱。”一名战士私下里向本报记者诉说着不满,而碍于这位摄影师与部队关系不错,又不得不顺从着他的意思去做。
雷锋在当下的被误解,在很大程度上与宣传方式有关,学雷锋的动机和目的导致学雷锋行为屡屡出现各种怪状。纪录片导演陆芸芸拍摄纪录片《世纪雷锋》期间,曾在沈阳遇到这么一位出租车司机,听说他们拍雷锋,随口就说“现在谁还学雷锋啊”,但当这位司机请陆芸芸采访一下自己时,他又说,“上电视哪能那么说”。后来,陆芸芸放弃了这位司机夸赞雷锋精神好的画面,因为她知道这不是真实的。
雷锋生前战友、海军原副政委冷宽将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专门提到这一问题。他说,雷锋为什么被误解,其中一个原因就在宣传上。不是真假的问题,是根据需要随意“捏雷锋”。比如说,当年曾经有一段时间讲“反潮流”,就把雷锋当成“反潮流”的一个英雄来塑造。又有一段时期强调高消费,媒体又把雷锋当做一个高消费的典型来宣传。
这样的宣传方式看似把雷锋拔高、把学雷锋的氛围变浓,实际上,高悬即意味着遮蔽。冷宽说,“为了适应当时的需要把雷锋往某一方向拉,生拉硬拽,结果就会失去雷锋精神本身的一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