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五大自治区发展: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2)
特色产业:从“傻大黑”到“高精尖”
“傻大黑”是人们对于粗放型经济的形象概括。这在过去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人才和技术缺乏的少数民族自治区表现得尤为突出。近年来,这种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2011年,内蒙古经济结构向摆脱“一煤独大”、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继续迈进,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装备制造、新型化工等特色产业实现较快增长;全区非资源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比重由2010年的47.5%上升到59.2%;全区60个非资源型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5800亿元,同比增长4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三分之一。
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继续沿着新型工业化之路,加速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加快“盘活”特色资源。2011年,自治区落实差别化产业政策,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完成工业投资2200亿元,建成投产一批现代煤化工、有色金属、电力、建材等重大项目。通过新疆2011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强化产业援疆合作,催生一批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年,新疆自主性工业实力、制造业投资动力、民间投资活力、地方项目投资能力的“四个增强”尤为突出,成为支撑新疆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2011年,西藏自治区将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以建设“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开发和战略资源后备基地”为目标,合理有序推进优势资源开发,大力发展高原绿色食饮品加工业,加快发展藏医药业,全区特色优势产业继续健康快速发展。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企业逐渐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转而开始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的“新路子”。尤其是2011年,广西遭遇了近20年来最为严重的电荒,受“电荒”影响停产或部分停产的企业超过1000家。在能源供给日益紧张的背景下,2011年,广西不仅轻工业转型加快,重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也迈出了新步伐。
201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以经济结构调整为抓手,积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传统产业整体装备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5%;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活力加速释放。目前,全区已有23家新能源、新材料企业的产品闯入国际市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68%;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到52%,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54.7%。
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使五大自治区经济发展更加健康、更有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