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海洋二号”卫星交付使用 激光通信试验获得成功

2012年03月02日 14: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海洋二号”卫星交付使用激光通信试验获得成功
    图为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中)、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副主席余同杰(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洁在交付使用证书上签字后合影。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新社长春3月2日电 题:“海洋二号”卫星交付使用 激光通信试验获得成功

  中新社记者 周兆军

  中国首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海洋二号”2日在轨交付使用。在轨运行期间,搭载在“海洋二号”上的星地激光通信终端,成功进行了中国首次星地激光通信链路数据传输试验,成为中国卫星通信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星地激光通信终端于2011年8月16日随“海洋二号”发射入轨。2011年10月25日早6点,成功进行了星地激光链路捕获跟踪试验,实现了中国首次高精度高稳定的双向快速捕获和全链路稳定跟踪。试验中,时速高达2万余公里高速运动中的卫星与光通信地面站在近2千公里的距离,进行了精度远高于“针尖对麦芒”的动态光束双向锁定跟踪。

  随后,2011年11月10日16点40分,中国首次星地激光通信链路数据传输试验获得成功,下传数据20Mbps;2011年11月24日16点50分,星地激光高速数据传输试验成功,单路数据率达到504Mbps。

  这是中国卫星通信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航天技术的又一个重大标志性成果。该项试验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空间高速信息传输这一航天高技术尖端领域走在了世界发展前列。

  鲜为人知的是,攻克这项航天技术难题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一对教授夫妻马晶、谭立英和他们带领的科研团队。记者近日在长春的光通信地面站,现场目击了他们的试验成果,也听他们讲述了这项成果背后曲折的故事。

  现代航天技术的发展使得需要从卫星下传给人们的信息越来越多,而卫星激光通信技术作为具有极大信息传输能力的一项新技术,无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也是一道考验全世界航天技术的难题。

  20年前,马晶、谭立英开始在中国破解这道世界难题。在国家民用航天科技计划的支持下,经历了从无到有的不断探索与实践。2011年,中国的卫星激光通信研究终于进入空间试验阶段,星地激光链路双向捕获跟踪及高速激光通信试验的成功,为这道世界难题给出了中国解答。

  在这项试验中,马晶担任“海洋二号”卫星副总设计师,负责星地激光通信试验系统,谭立英任系统总指挥。

  马晶向记者介绍,利用“海洋二号”进行的星地激光链路试验,以激光为信息载体,实现卫星与地面的双向激光通信,试验对星地激光链路的瞄准、捕获、跟踪策略进行验证,对捕获概率、捕获时间等重要技术指标进行测试,对星地激光链路的信道特性、通信质量、影响因素等做出系统评价,奠定中国卫星光通信技术的应用基础。

  谭立英说,激光通信未来的发展是要建立卫星高速实时信息网络,即在卫星之间铺设“无线光缆”,把许多颗卫星连接起来,每颗卫星的通信容量达到2—10Gbps,实现“高速实时动中通”的通信模式。

  谈到这项技术的应用前景,谭立英表示,其应用前景包括:成为空间必备的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地球资源、自然灾害的高分辨实时动态勘测传输,地面点对点空间激光通信网,提供高速、保密通信网络技术等。

  马晶说,目前的试验成果,标志着中国成为继欧洲太空局之后,第二个成功进行卫星激光高速通信试验的国家。但是要实现这项技术的广阔应用前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