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长记者会冀就中国外交“增信释疑”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题:外长记者会冀就中国外交“增信释疑”
作者 张晓宁
根据今年两会日程安排,6日,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将第5次在两会上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答记者问。此间有分析人士指出,外长记者会是中国公共外交的重要舞台,是向国际社会和国内公众宣介中国外交政策、增信释疑的契机。
外长记者会谈什么?
外长记者会作为两会新闻发布的一个重头戏,历年都是中外媒体关注焦点。按往年惯例预测,今年的外长记者会上,杨洁篪将回顾过去一年中国外交并展望今年中国外交的大方向,同时就大国关系、周边外交、地区热点几大领域的热点问题宣介中国立场。
就此,记者采访了曾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的中国前驻英国大使马振岗,以及中国前驻瑞典大使陈明明。两位大使预测,中美关系、欧债危机、朝鲜半岛局势、叙利亚问题、南海问题以及伊核问题都会出现在今年的外长记者会上。
“总之,外长记者会将重申中国一贯立场,也不一定会有什么出乎意料的内容,但是可以旨在向国际社会和国内民众增信释疑,增加国际社会和国内民众对中国政府外交政策的理解和支持。”陈明明说。
向国际社会增信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上升,国际社会上对中国崛起的疑虑与不安也在增加。外长记者会将是向国际社会阐明中国发展战略意图的重要平台。
马振岗指出,中国当前面临一个新挑战——面对外界疑虑,如何展示中国的发展与对外政策?陈明明也说,他本人认为,杨外长将会借记者会释放一个明确的信号,即中国的发展并不以他国为代价,中国所寻求的是“共赢”的局面。
此外,中国对许多国际问题的参与程度加深,国际社会也表示了对中国的更多期待。外长记者会上也将就许多问题阐明中国立场,回应各方期待或误解。陈明明举例指出,外长可能就叙利亚问题更清楚地阐明中国立场,消除一些误解。此外对于欧债危机、六方会谈、伊朗核问题,中方都将表明中国负责任的态度。
为国内公众释疑
当今,国内公众,尤其是广大网民对国际热点与中国外交工作关注较高。近期来,南海问题、中国否决联合国涉叙草案和中韩、中日之间一些涉及民族情感的事件,都引发公众热烈讨论与评价,为外交工作带来新要求,民意对外交决策的影响也有所上升。
因此,外长记者会将是向国内公众阐释中国外交政策、解答疑问的重要平台。
陈明明指出,中国外交部基本做到了及时和公众进行良性互动和对话,有针对性地解答公众疑问。“总体说来,公众对某一具体问题有什么意见或想法,外交部都会在第一时间给出反馈或进行解答,比如近期的‘南京言论’。”
马振岗则表示,国内公众越来越关注外交并参与外交,这是好事,也是挑战。但他指出,外交归根结底是“高度集中的工程”,公众情绪要照顾到,中央决策也需要坚决贯彻。
以南海问题为例,马振岗说,“老百姓有些情绪或者意见可以理解,也是对的,但从外交角度来讲,不一定是最好的,因为外交关注的是更大的政策性问题。”马振岗就此提出他本人对今年中国外交工作的一个建议——向公众加强政策阐释和引导。
“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中国人都能站在外交的视角看问题,但可以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外交工作。”他说。(完)
专题:2012年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