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写:围绕财政“蛋糕”的一场激辩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题:围绕财政“蛋糕”的一场激辩
中新社记者 符永康
“必须取消预算外资金,为什么公款旅游屡禁不止?就是因为存在这个漏洞。”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记协主席田聪明说。
“田主席,您太理想化了。彻底取消恐怕还做不到,只能逐步减少,同时增加透明度。”柴松岳委员说。
“不是做不到,是不做!”田聪明回应道。
7日在全国政协中共界别小组讨论会上,一批卸任高官围绕中国财政这块“蛋糕”展开激辩,言语交锋伴随着丰富的肢体语言,一时吸引了不少媒体“观战”。
首先抛出财税改革议题的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审计署原审计长李金华。他说,现在政府支配的资金数量偏大,造成了基本建设规模膨胀、甚至于资金的严重浪费。
曾任中国国家电监会主席的柴松岳接过“话茬”说,中国国有资产和财政预算的透明度的确不够,例如数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究竟是怎么用的?作为这笔钱的“老板”,全国人民都想搞明白。
柴松岳认为,应逐步减少所谓“预算外”财政资金的数量,将更多资金纳入预算和监管范围。这一建议即刻遭到田聪明委员的反对:“我不认同‘逐步减少’这个说法,应该是完全取消预算外资金,把所有财政支出都摆到桌面上来,接受监督。”
两人相持不下之际,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发言说:“仅靠取消预算外资金,恐怕也解决不了腐败问题。”目前不少政府部门都下辖有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又开办很多公司,一个部委司长请客吃饭,买单的可能是下属事业单位,难以进行资金预算和监管。
曾以发起“审计风暴”著称的李金华“插话”说:“所以,如果财税体制不改革,邪门多得不得了,很多财政支出都摆不到桌面上。”
李金华接着反问:“公款吃喝,有几个不喝茅台酒的?”
会场出现短暂沉静。眼看话题转移,柴松岳委员起身离席,回到会议室一角就座。
近日,中国财政部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预算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取消预算外资金,将所有政府性收入纳入预算管理。”这一新规引发代表、委员热议,如果最终得以落实,“预算外资金”这一费解名词将彻底退出中国财政这盘“大餐”。(完)
专题:2012年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