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高调问政”:作为医生就应该讲真话实话
在广东团驻地,不断有记者找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谈的话题五花八门,因为他们知道钟院士喜欢讲真话。75岁的钟南山也愿意和媒体交流,把大实话传播出去。
从连续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到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唯一不变的就是敢言的风格和“高调问政”的姿态。
2003年非典,由于SARS一度被瞒报,钟南山脱口说出“根本就没有控制住”,让官员们非常尴尬。从此,他成为公众的焦点。后来,禽流感、手足口病、阴性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这些离老百姓很近很陌生的传染病名称,逐步成为电视上的日常词。钟南山的质疑、发布、推敲,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
9年后的今天,“疫情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公开、透明,成为中国公共卫生领域的最大成绩。
因为SARS被推到风口浪尖的钟南山,顶住了不小的压力。钟南山依然清晰记得,当时的官方口径是“疫情已经得到控制”,新闻发布会上,钟南山终于“憋”不住了:“怎么能说是控制了?”因为病源不知道,预防不清楚,治疗也还没有很好的办法,疫情仍在发展。
接下来,钟南山又否定了“衣原体”的说法,为了尽快找到病因,他坦言自己的压力更多是来自寻求真相的老百姓,“我要尽快找到真正的答案。”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党支部书记程东海认为,钟南山作为科学家,既消除了国际社会的误解,又证明了真实的重要性。
钟南山的严谨、认真同样影响着身边一批批的学生。他的学生曾琼告诉记者,在一次哮喘研讨会上,钟南山当着所有人的面批评懒散的参会者:“谁没有交幻灯片?谁交了又没有来?如果是这样,以后不让他再参加这样的研讨会!”
“这么多新药是怎么出来的?”2006年两会,钟南山质问药监局领导,同一种药有十几到几十个名字,一个药品改个名,摇身一变成新药,“身价”立刻飙升。“我就想不明白,这些批号是怎么拿到的?这些问题到底谁来把关?”
2008年3月,广州市某区域发生“禽流感”,鸡只出现非正常死亡,3天后,农业部确诊为高致病性禽流感。这时,钟南山提出质疑:“为什么几个小时可以检测出来的结果,足足拖了3天?”
同年,钟南山批评珠三角空气污染:“无论是有病还是没病,50岁以上的广州人肺都是黑色的!”
2009年两会分组讨论时,钟南山直言:领导不在时,代表们发言挺多,讲得很深;领导在时,很多代表前8分钟都在歌功颂德,“这样的气氛不太好”。
2011年年中,一系列关于未知病毒或怪病的报道闹得人心惶惶。钟南山袒露,医务人员被这些人群的主诉症状误导,老往艾滋病上靠,传统、普通的检查方式并不能找到这些病原。
今年两会,钟南山一改往年讲“医患”、“医改”,转头炮轰PM2.5,认为2015年根本不可能达到初步控制区域性污染的目标。
PM2.5首度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指出,“中国今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在广东团开放日现场,面对上百名中外媒体,钟南山首先发言。他认为,PM2.5不应分区域、分时间实施监测,“大气污染不是孤立的,它不像政治体系那样‘一国两制’。”
钟南山觉得,有一些欠发达地区由于没有监测又有产业转移,随着GDP的增长,污染增加,是不是等污染重了才去考虑?
在他看来,PM2.5的监测点要在今年内全面展开。如果没有全国性的监测、没有多部门协作的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的具体措施,钟南山直言:想要在全国范围内控制严重的污染是一句空话。
当被问及“为什么敢说实话和真话,为什么跟其他代表委员不一样”时,钟南山笑着反问道:“什么叫为什么讲真话?难道提倡讲假话吗?本来就应该讲真话。”
在钟南山看来,作为一名医生,就应该讲真话和实话。(记者林洁 崔丽)
专题:2012年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