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代表委员履职莫忘“最后一年”
由于本次全国“两会”都是十一届五次会议,到明年就要换届了,因此,代表委员中“最后一次”的意识比较强烈。一方面,许多代表委员都回顾总结了自己几年来履职的成绩、经历和体会;另一方面,在本次“两会”上,也都格外珍惜这“最后一次”的机会。一些代表委员把思考了几年的意见提出来了,甚至发言也格外积极地抢话筒,因为再不说,下次有没有机会说,就不一定了。这种为人民履职的责任心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弥足珍贵的。
不过,我想说的是,参加两会可能是“最后一次”,但履职并非最后一次机会。我们的代表委员任期都是5年,已经过去4年。我们行使代表委员的权利,参政议政,提出建议,监督政府,都还有一年的时间。现在两会结束了,正是第五年任期的开头。因此,不能把两会的“最后一次”去代替履职的“最后一年”,更不能把两会结束看成本届代表委员使命的结束。
为什么有些代表委员会把两会的结束看成本届代表委员使命的终结?这是因为,他们在担任代表委员之后,并没有很好地履行职务,特别是平时没有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最主要的活动就是参加两会。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会结束确实就是整个代表委员职务的终结了。就以政协委员提出提案和建议来说,按照规定,本来并不限于在两会上提出提案,平时就可以提出来。但实际情况是,平时的提案很少,主要集中在两会。2009年—2011年的提案工作报告显示,大会提案四五千件,平时提案不足300件。2009年大会提案是平时提案的16倍,2010年和2011年约为22倍。大量提案扎堆,导致立案、交办、办理时间十分紧张。而且,假如一些问题能在平时提出,及时得到办理,不是也有利于及时解决问题,提高行政效率吗?
在新一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产生前,本届任期并未结束,还要依法继续履职,要到明年3月,新老代表委员才能完成交接,怎么可以有近一年的时间无人站岗?(殷国安)
专题:2012年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