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探秘:“雪龙”号水手长讲述“过去的故事”
中新社“雪龙”号3月17日电 题:“雪龙”号水手长讲述“过去的故事”
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与“雪龙”号水手长吴林参加南极考察的资历比起来,他还很年轻。吴林身高184厘米,今年51岁,广东湛江人,说话速度比较慢,带着明显的南方口音。虽然脸庞上已有了些许皱纹,但仍难以掩饰他年轻时高大帅气的外表。
像所有常年出海的船员一样,吴林有着过人的酒量,酷爱打牌,与兴趣相投的人喝上几杯,海阔天空地聊上一晚,既是结交朋友,也是打发时间。只有常年出海的人才能体会到船上生活的单调与枯燥,雪龙船上的船员们不仅要忍受长时间不能与家人见面、亲近的相思之苦,昂贵的通讯费用,也使电话成为船员们难得一用的通讯工具。
1984年,24岁的吴林作为考察队员,与520位勇士乘“向阳红10”号踏上此前中国考察船还未曾到过的南方冰雪大陆。
“我那时工作没有几年,一共攒了500多元钱,一听可能回不来,干脆都交给了当时还是女朋友的妻子,也不敢告诉她为什么。”吴林笑着回忆道。
正是由于他们的探险,让中国的南极考察成为“常规性”考察项目,从1984年开始至今已经连续进行了28次,已经有4000多人次、近3000人参加过南极考察。
中国第一批考察队员到达的是中国南极长城站所在的位于西南极的乔治王岛,并准备在那里建设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建站首先要选址。在这期间,我们已经不住在船上了,而是在乔治王岛上搭个帐篷,睡在睡袋里。由于我个子比较高,睡袋太短,我的肩膀就露在外面,早晨起来的时候,肩膀上、头上都盖着一层积雪。当时条件非常艰苦,也没有条件做饭,饿了就用饼干充饥。”吴林回忆道。
“这样连续工作了两个多月,1985年2月20日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落成,留下几名考察队员越冬,我们乘‘向阳红10’号考察船继续向东走,进入南极圈,并继续进行南大洋调查。”吴林说。
从1993年开始,吴林担任中国极地考察船“雪龙”号的水手长,已经16次参加南极考察,2次参加北极考察。
“无论是船上还是海冰上,南极考察的风险无处不在。”吴林说。“海冰卸货探路非常危险,因为当时还没有雪地摩托车,人在海冰上往往一走就是七八个小时,脸都被晒肿了。”
1994年中国第11次南极考察,“雪龙”号抵达南极中山站附近海域后,吴林背着20厘米宽、2米多长的木板和绳子下船进行冰上探路。刚刚走出去不远,吴林看见一只海豹正从海豹洞里钻出来,就停下来给海豹拍照。正在这时,前面一座冰山突然崩塌了。”吴林说,“那只海豹救了我一命,如果不是停下来给它拍照,恐怕难逃一劫。”
1997年,中国第14次南极考察中,在俄罗斯进步站附近海域,运输大型考察设备的小艇的螺旋桨被钢丝缠住了。为了把小艇解救出来,吴林与另一名水手穿着连体救生衣在零下2℃的海水中连续工作了4个小时。从水里上来后,吴林身体几乎被冻僵,而且“涌浪扑面打上来,冰冷苦涩的海水灌进嘴里和脖子里,非常难受。”
2010年,中国第27次南极考察时,吴林与30多名考察队员乘小艇出去探路,由于主机突然出现故障,受海上风浪影响,小艇最大摆幅已经达到35度。“当时非常危险,船体倾斜得非常厉害,如果人员乱跑,不能保持小艇的平衡,很容易翻船。”吴林凭借多年的海上经验,稳定大家的情绪,化险为夷。
起锚、抛锚、装货、卸货、甲板设备保养、绑扎固定甲板上装置,本次南极考察中,吴林与7位水手承担着雪龙船上整个甲板的工作。无论是2011年12月11日夜将“雪鹰”号直升飞机残骸运回中山站时的艰难,还是中山站海冰卸货、小艇探路中连续作业的艰辛,都有“雪龙”号水手们忙碌的身影。
16次南极考察,意味着16个在海上度过的春节。妻子生病、孩子升学,吴林错过了很多。说起妻子,吴林满怀歉疚,“在甲板上作业需要非常小心,因为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每次出海远行,吴林最大心愿就是能够“平平安安回家”。
怀着对南极考察难以割舍的感情,吴林一次次选择随“雪龙”号乘风破浪来到南极。“单位有规定,超过55岁就不能随船了。”乐观的吴林表示自己会在船上一直做到55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