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官员曝官场酒经 自称仕途不畅因酒量不够大
不想喝为啥还要喝
——一名基层官员眼中的官场“酒经”
“酒精”考验的公职人员也为此付出了健康的代价,不少人都从内心抵触。但是,公款吃喝就像无法停止的旋风,把越来越多的人卷抛起来,让他们身不由己。
更多的时候,酒则充当了官场上关系运作的一种润滑剂,喝酒是编织关系网的最重要方式。
“想喝一瓶货真价实的茅台不容易”,但是有意思的是,“有时候明知道不是真的,还是要喝。”
3月14日,全国两会闭幕了。作为县直某部门一把手的赵先进(化名)从北京招商引资回来了,当晚同事和朋友要给他接风,被他一口回绝了。即使在平时,能回绝的酒局他也尽量回绝。
他的确需要休整一下了,在北京的日子里,他的神经基本上没有清醒过。尽管去之前他专门挑选了一些酒量大的精兵强将替他挡酒,可是大量的酒精还是每天在他的胃里燃烧。
“请客不喝酒基本上等于没请,酒不好了不如不请,酒喝少了显不出诚意。”赵先进总结,有些酒不喝还真不行。
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公款吃喝”。九三学社中央提交的提案中,一个数字刺痛了人们的神经:目前全国一年公款吃喝的开销已达3000亿元,有委员提交了“‘三公消费’禁喝茅台”的提案,有的代表建议将公款吃喝纳入刑法论罪……可是,当下官场几乎是无酒不成席,而且是无好酒不成席。1月10日,《人民日报》发文批官场“酒文化”:“在公款消费的助推下,官场上的饮酒之风可谓登峰造极,以至享誉华夏的茅台酒已经事实上跻身奢侈品行列。”
喝酒已经成为“每个领导干部的必备之课”,曾经在某县挂职调研两年的北大博士冯军旗在自己的论文中这样写到。
然而,“酒精”考验的公职人员也为此付出了健康的代价,不少人都从内心抵触。但是,公款吃喝就像无法停止的旋风,把越来越多的人卷抛起来,让他们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