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中国水资源短缺形势严峻 粮食安全面临挑战

2012年03月22日 10: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3月21日,为了迎接第20个“世界水日”,江苏扬州大学兽医学院的一些“90后”大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环保时装,加上“90后”大学生的独特创意思维在校园内用行为艺术式演绎了“世界水日”,通过他们的演绎来倡导人们增强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知识。孟德龙 摄 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中新网3月22日电 (肖媛媛)水资源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都是全球性问题。今天是第20届“世界水日”,联合国将今年的宣传主题确定为“水与粮食安全”也凸显出这两个世界性问题的紧迫性和关联性。中国水资源短缺形势严峻,而作为粮食消耗大国,中国粮食安全也受到持续关注。

  中国遭遇水资源短缺危机 粮食安全屡受挑战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年用水总量已突破6000亿立方米,全国年平均缺水量500多亿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且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比人均耕地占比要低12个百分点。

  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中国基本水情。“中国的水资源形势可用‘危机’两字形容,而且,随着人口的增多,对水资源需求的增加,以及水污染、水浪费等问题的存在,未来水资源形势会更加严峻。”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王福军认为,这一供水总量并不算多,而且最大问题还在于时空分布不均。

  中国是水资源短缺且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去年以来,北方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先后遭遇三次严重旱情,包括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区在内的西南丰水区也先后发生了严重旱情。自然灾害,尤其是干旱,对中国粮食生产造成较大影响。

  国家防总通报数据显示,近期云南、四川南部等地区旱情严重,全国耕地受旱面积达3266万亩,因旱饮水困难585万人。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3月份云南、四川南部等地降雨仍然持续偏少,随着气温回升和春播春灌工作陆续展开,西南旱区农业生产需水量急剧增加,抗旱水源短缺的局面将进一步凸显。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北京市副主委、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今年“两会”期间就水资源短缺对国家粮食安全可能造成的影响表示了担忧,他提供的一组数据指出,中国每年农业生产缺水300亿立方米,因干旱缺水每年粮食损失约400亿斤。而据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表述,“大旱之年,我国粮食减产的一半以上来自旱灾”。

  “十一五”以来,虽然中国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仍然没有改变。“我国粮食生产主要依赖于农业灌溉,灌溉水源若得不到保障,自然会影响到粮食产量。”王福军也表示,水资源短缺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粮食自给关系世界粮食安全 破水困局须挖掘潜力

  粮食安全关系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国是粮食消耗大国,如何保障13亿人口的粮食安全、立足国内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对世界粮食安全保障也具有重要意义。

  水利部部长陈雷22日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强调,中国以占世界6%的淡水资源、9%的耕地,保障了约占全球1/5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国内粮食自给率要保持在95%以上。根据中国国情水情,到2020年,全国有效灌溉面积要达到10亿亩以上。“中国目前粮食安全也主要靠自给保障。”王福军指出,在水资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仍要维持粮食自给则需要挖掘农业水资源潜力。

  当前,中国水资源利用方式比较粗放,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0,与世界先进水平0.7~0.8差距较大。“当务之急是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等方法解决用水效率问题,当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7时,现有水资源基本可以满足国家粮食自给自足。”王福军认为。

  另一方面,王福军指出,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需要综合考虑,要当成全国战略问题统筹起来。“要采用工程措施做长远的战略规划来实现水资源的调配,构建全国水资源调配的战略水网,保证应急条件下的供水。”另外,还要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工业用水模式调整等,“这其实是一个问题,就是改变现有用水方式。”

  中国农田水利存“短板” 中央指示精神助破难题

  时值3月22日“世界水日”,水利部将纪念2012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确定为“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据水利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一半以上耕地缺少基本灌排条件,农田水利设施不足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状况堪忧。水利部部长陈雷也曾表示,农田水利建设滞后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

  农业用水占总供水量的62%,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人增地减水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而缓解这一矛盾的重要举措即是提高农田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在王福军看来,中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却正是影响这一系数的重要因素。“2011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也正视到中国农用水资源问题实质所在。”

  有收无收在于水,有无水利两重天。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7121万吨,中国粮食产量在遭遇数次严重旱情的情况下仍实现了八连增,这一事实也证明水利建设对粮食生产的重要贡献,而农田水利建设,更是夯实农业基础、夺取粮食丰收的根本举措。

  近年来,中国对水利建设的重视尤其显著。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以水利改革发展为主题,力争5到10年内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局面。2011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出席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时更强调,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今后,中国对水利建设的投资规模将更加庞大。“十二五”期间,全国水利总投资预计达1.8万亿元,其中与国家粮食安全休戚相关的农田水利建设投资,据水利部总规划师周学文透露,则约达到总资金的20%,即3600亿元左右,这部分投资将对扭转农田水利设施滞后发挥重要作用。但王福军则表示,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的薄弱环节诸多,如何扭转颓势以及落实使用这些资金还待观后效。

  国务院日前出台意见,决定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并明确提出“加快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

  中国推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拟通过发挥政策效力实现水资源管理的新跨越,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政策已然出台、目标业已确立,而如何守望其实现,正如王福军所述,一切“待观后效”。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