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称歼20测试机数量及外形变化或具中国特色
近日,一些网友声称,在我国某机场看到了两架歼-20原型机停在停机坪上,其中一架的编号可能为2003,并由此判断,第三架歼-20已经曝光。那么作为第四代战机,究竟要建造几架原型机和测试机,才能够满足要求呢?我们不妨从F-22的发展中获得一些参考信息。
F-22的发展测试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是YF-22的演示验证阶段,而后一个是工程制造发展(EMD)阶段。
在YF-22的演示验证阶段,洛马公司制造了2架演示飞机。在一些资料中,这两架被认为是F-22的原型机。在从1990年9月29日开始的测试飞行中,YF-22展示了最大马赫数飞行、超音速巡航、高攻角机动性、空中加油和矢量喷管转动等新一代战机性能。需要注意的是,YF-22的这种演示飞行,其中已经包含了第四代战机超音速巡航、超机动的特征,这和俄罗斯T-50乃至中国歼-20首飞后的表现有着极大的不同。这种差异,体现了美国在航空器设计和F-120这种新一代航空发动机研发上的领先地位。毫无疑问,Yf-22这种演示原型机的制造,能够明显减少后来工程制造发展(EMD)阶段的风险性。据统计,2架YF-22原型机总共进行了113次总共153个小时的飞行。
原型机的测试,使得后来的工程制造发展阶段的F-22飞机发生了一些外形上的变化。例如机翼的后掠角度减少了6度,水平尾翼形状和垂直尾翼的倾斜角度也做了修改,座舱位置也进行了移动以便让飞行员获得更好的视野。当然,和原型机外形和发动机的演示相比,F-22在工程制造发展(EMD)阶段则要进行更为全面的航电和武器系统的测试。
1997年9月,首架工程制造发展(EMD)阶段、编号4001的F-22战斗机进行了首飞。根据美国空军的资料,总共制造了11架测试飞机,从4001到4011。从制造时间来看,测试机的生产速度也是越来越快,例如1997-1998年,每年只生产了1架测试飞机,1999年生产了2架,而2000年则生产了3架测试机。不同的测试机,用途也不一样。4001号用来进行飞行品质、颤振和高攻角的测试,4002号用来测试动力系统,4003号用来测试内置武器舱和不同航空武器的兼容性等等。
特别是从4004号测试机开始,装备有完整的航电系统和控制软件。也就是和未来部队真正用来作战的F-22相比,几乎没有分别。试飞员可以用其进行目标定位、瞄准和攻击性能的测试。从4004号开始,F-22工程制造发展(EMD)阶段开始了完整航电系统的整合测试,包括雷达探测性能、通信和敌我识别、武器性能测试。此外,在4003号测试机之后,洛马公司还生产了2架编号为3999和4000的飞机进行静力试验测试。
从YF-22开始,美国总共制造了2架演示机和11架测试机。而11架测试机最后的4架,从4008到4011,则进入了美国空军进行了“初始装备测试与评估”(IOT&E)。可以说这四架测试机,和现在我们看到的正式装备的F-22几乎已经没多大差别了。
美国空军透露整个工程制造发展(EMD)阶段总共进行了2546次共4583小时的试飞。而具一些网友的计算,中国歼-20目前总共进行过60余次的试飞。
中美两军的装备研发过程并不相同。比如美军在航空发动机上的优势,是我们所不具备的。从公开资料来看,我们还没有能和F-119相匹敌的发动机。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歼-20的测试过程和美国会有较大的差别。中国歼-20测试机的数量以及外形的变化都可能会有典型的“中国特色”。(新华军事评论员 郑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