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求是》刊文三论正确认识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3)

2012年04月10日 05:44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三论:正视社会转型大背景下的道德发展变化,动员起全社会的力量,共建我们的道德家园

  《正视道德问题 加强道德建设——三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一文认为,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的道德问题,是在社会转型大背景下发生的,具有鲜明的社会转型期特征。毫无疑问,道德问题的主观成因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这难道需要经过深思才能了解吗?”在人类历史的本源意义上,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而不是相反。因此,分析道德问题的客观成因,对于我们加强道德建设、治理道德问题,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为什么官员腐败问题易发多发?文章分析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围绕配置资源的权力展开的寻租博弈,是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的基本特征。而所谓寻租,最直接的表象,就是权钱交易。这样的寻租或权钱交易现象,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很难发生的。在计划经济时代,社会的经济结构简单、利益主体单一,全国的企业就像一个个生产车间,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产品如何销售、利润如何分配、工资如何确定,等等,并不由企业自己决定,生产要素的配置主要是政府主管部门按照计划指令执行。在这样的经济社会环境中,政府官员和企业负责人缺乏寻租的根据,也难有寻租的可能,各级政府对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管制是简便而高效的。

  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的经济结构日益复杂化,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不同所有制企业所形成的不同市场主体,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全流程展开竞争,其激烈程度,被形容为“市场如战场”。由于转型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存在着诸多的不健全不完善,给权力与市场之间留下了许多空隙,权力可以通过这些空隙进入市场,金钱也可以通过这些空隙获得权力。正是所谓的“审批经济”,导致在一些时段、一些领域和一些人群中,权力寻租和权钱交易现象突出。该由政府管的,一些职能部门不作为,有权不用;不该由政府管的,一些职能部门乱作为,有权乱用。这些不作为和乱作为反映的正是制度上的缺陷,它为权力寻租和权钱交易,为一些失德的官员提供了贪污腐败的客观条件。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

  为什么商业诚信缺失问题易发多发?文章分析认为,这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大大提升,生产、流通、消费时间延长、环节增多、层次叠加等密切相关。在自然经济和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交换、消费是在一种简单状态下进行的,生产的产品以单一的农产品和品种有限的工业制成品为主;交换的手段要么是直接的以物易物,要么是即时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消费的物品是人们可以直接判定成分质量的产品。在这样的经济活动条件下,即便是恶意欺诈也很难得逞,因为每一个交易人都是有效的诚信监督者。简单的经济活动,造就了直接的信用监督机制和纯朴的诚信道德。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交换、消费的情形发生了根本变化。从生产环节看,人们原来直接从田地里收获食用的庄稼,现在往往只是现代化大工厂流水线上的原材料,食品加工业产出的商品五花八门,把超市的货架摆得琳琅满目。从交换环节看,原来直接的以物易物和即时交易行为,被越来越多的间接订货方式所替代,支票结算、信用卡结算成为基本的结账方式,期货交易、网络交易等成为新型的时空分离的交易方式。从消费环节看,过去,食品从田间到餐桌只有一步之遥;现在,不仅粮食蔬菜水果的生产可能被施以各种化肥和农药,而且还要经过复杂的加工环节,消费者个人很难有能力检测餐桌上的食物是否“绿色”和“有机”,更检测不出“地沟油”和“瘦肉精”。在这样复杂的经济活动中,可以制假贩假的链条全方位延伸,诚信缺失的风险空前放大,信用监督的职责,根本无法由交易的当事者独立完成,更不可能由消费者个人独自担当。在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体系,就没有市场经济;信用体系有多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就有多完善。而建立、完善和维护信用体系,不仅需要有专门的监管机构,还需要统筹很多部门,共建共享质量信用信息平台,以有效防范和惩处诚信缺失者。显然,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还需要足够的时间。事实上,世界上所有的市场经济国家都面临商业诚信缺失问题的困扰。西方发达国家建立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已有一二百年的历史,但严重的商业欺诈事件仍然层出不穷。从美国安然公司、安达信会计事务所的假账丑闻,到震惊世界的麦道夫诈骗案,这一系列恶性案例表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信用制度远非完美无缺。

  为什么公德失范问题易发多发?文章分析说,一些社会成员的公德失范,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型,以往调节“熟人社会”的道德机制受到削弱,而调节“陌生人社会”的道德机制尚在建立和完善之中。

  在“熟人社会”,人们对自己的处境是比较了解和信任的,在作道德选择时,道德价值观不会出现大的混乱,比较容易拥有道德自信和勇气;而在“陌生人社会”,人们往往需要对新的道德处境进行分析判断,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容易产生不信任感,在作道德选择时,自信心和勇气都可能大打折扣。有一种现象很值得研究:当前中国社会的公德失范现象,绝大多数不是发生在“熟人”之间,而是发生在“陌生人”之间;人们照样会为亲朋好友“两肋插刀”,但面对陷入困境的“陌生人”,往往退避三舍。因此,不能简单地说当前中国人的社会公德水平普遍滑坡了,而更应该说,一些国人在从“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的过程中,道德价值观产生了纠结,陷入了道德选择的困惑。还有一种现象也值得研究:中国的“80后”、“90后”及现在的中小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情况,总体上似乎要好于更年长的人。他们更快地适应着“陌生人社会”的公德规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垃圾分类、过马路走斑马线、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在滚动电梯上靠右站、遵守银行和邮局的一米线规则——这些“小节”的变化,反映的正是中国道德进步的大趋势。

  文章指出,在对各种失德现象同声谴责的批评声中,我们听到的是对加强道德建设、改善道德环境、治理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强烈呼唤。对道德问题,既要回答“怎么看”,更要思考“怎么办”。

  文章强调,加强道德建设,要在思想上提高觉悟,在行动上加大力度。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告诫全党:“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我们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之初,江泽民同志就严肃指出:“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地防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滋长蔓延,帮助人们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风尚,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课题。”党的十六大以来,思想道德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在分析腐败的思想道德根源时,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些人认为道德修养方面的问题是‘细节问题’,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小题大做。这种认识是十分错误的、有害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从近年来查处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看,腐败分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大都是从道德品质上出问题开始的。”他强调,一定要把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作为反腐倡廉抓源头的一个重点。他向全党和全社会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

  文章说,国际国内的教训一再证明,道德败坏了,一定会反过来损害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个“三鹿奶粉”事件,不仅彻底毁掉了一个著名的企业,而且伤害了全行业,伤害了相关地区,甚至伤害了国家形象。这样的教训,可以促使人们进一步认清新形势下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视和治理各类道德问题,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要在思想上进一步觉醒起来,决不能对道德建设有丝毫的轻视和懈怠;就是要在行动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没有道德领域的进步和发展,就不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在道德建设上,要做实功而不要务虚名,要日积月累而不能急功近利。

  文章强调,加强道德建设,要让法制建设成为道德建设的坚强后盾。道德的后盾在法律,道德的底线在法律。使法治和德治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是加强道德建设、有效治理道德问题的根本途径。道德主要依靠良心的自觉发挥作用。人的良心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从根本上说,良心就是内化的社会道德规范。在这个过程中,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言行会受到肯定和奖励,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言行会受到否定和相应程度的惩罚,人们在激励与约束相辅相成的机制中经受着道德磨练。道德良心既是“奖励”出来的,也是“惩罚”出来的。人们往往只看到发达国家公共秩序良好的一面,却忽略了发达国家社会公德背后的法律支撑,当闯红灯、乱停车、随地吐痰等轻微违法行为的代价都高昂到承受不起时,人们自然就会变得更加“有道德”。中国自从实行“醉驾入刑”以来,酒后驾车的人数陡然下降。这是道德觉悟提高了,还是惩戒机制奏效了?答案显然是:双赢!治乱当用重典,治理当前的道德突出问题,必须更加重视发挥法治的作用。

  文章强调,加强道德建设,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加强道德建设,治理道德问题,是一项全民共建共享的民心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担当。每一位公民都应该成为道德建设的参与者,而不能只当旁观者;都应该成为良善道德环境的维护者,而不能只当享受者;都应该成为躬身行德的实践者,而不能只当评头论足的“批评家”。强调道德建设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就是强调道德建设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事事可为。每个公民都负有道德建设的责任,都是道德建设的主体;道德建设的成就人人有一份功劳,道德领域的问题人人有一份责任。一滴水能够反映太阳的光辉,一个人的德行能够折射整个社会的道德风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我们理想的道德家园。

【编辑:吉翔】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