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地震专家:近期强震频率处于历史正常范围
地球进入“震动模式”?
墨西哥昨晨发生7级地震 24小时全球6次6级以上强震 专家:地震频率在正常范围内
4月11日16时38分,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5级地震,当天18时43分,同一地点又发生8.2级余震。12日早上6点55分,墨西哥再次发生7级地震,15时06分和15时15分,加利福尼亚附近分别发生6.2级、6.9级地震……
扑面而来的地震消息让不少人很难淡定,网络上,关于地球进入“震动模式”的消息扑面而来。
对于人们普遍关注的近期地震多发现象,记者采访了省、市地震局的专家,地震专家称:近期强震较多属于正常起伏,许多人感觉近期地震高发,实际上并没有超过历史最高值,大家不必恐慌。
24小时内6次6级以上地震 地震成最热门的微博词汇
在过去的24个小时之内,印度洋、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湾发生6次6级以上强地震。这6次地震分别是:
——11日,在印尼苏门答腊岛西部发生的8.5级、6.0级、8.2级地震;
——12日6点55分,墨西哥发生7.0级地震;
——12日15时06分和15时15分在美加利福尼亚湾发生6.2级和6.9级地震。
此外,还有各地发生的不同程度的小震,汶川3.6级地震,内蒙古3.0级地震,江苏金湖的3.6级地震……
而就在10多天前,3月31日,日本地震专家曾根据计算机模拟预言,在日本南海有可能会发生9级以上的地震,消息刚出不久,果然各地区的大地震接踵而至,密集地发生。
这一切让不少人感到很惊恐。在网络上,一时之间,地震成为最热门的微博词汇。一条“24小时6次6级以上地震”的微博在短短几小时之内被转载了上万次,数千人发表了评论。
有网友说,最近地球究竟是“肿么了?”,难不成地球被调成了震动模式?频繁而至的破坏性地震,难道真的在预示着2012年地球末日的到来?
地球被调成震动模式?专家:地震频率未见异常
对此,江苏省地震局的副局长张振亚分析说,关于地球被调成震动模式的说法并不新鲜,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2011年日本大地震过后,都有这样的说法。
实际上对于往年地震发生的统计调查显示,全球的地震发生,并不是“匀速”发生的,总是有一段时间会多一些,有一段时间会少一些,近期的地震发生看似比较密集,从目前来看并没有发生超出历史常规的异常。
另外,最近24小时内发生的超过6次的地震,都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或板块的交界处,这些地区本身就是地震的高发区域,这些都是正常的地震现象。
去年地震高于往年平均? 不少是日本大地震的余震
其实,全球每天都会发生大大小小的地震,根据统计,全球每年发生的地震约有500万次左右,平均下来,每天就有1万多个,只不过绝大多数不被人察觉,而超过7级以上的强破坏性地震平均到年是17至18次。
那么去年,全球7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发生频率与平均值相比究竟是不是偏高?
南京市地震局的赵处长并不认为这表示去年地震特别频繁。
他解释说,看似去年24次的7级以上的地震比往年平均要多,但没超过历史最高值,而且其中不少都属于日本大地震的余震,如果抛开这个因素,去年全年全球的地震发生频率处于正常范围。
至于中国,最近一两年的破坏性地震的发生频率也处于正常范围之内。
专家释疑
为何地震感受和数据不相符?你的“易得”直觉欺骗了你!
网友们觉得近期地震很多,然而地震专家的专业数据表明,近年,地震发生的频率几乎没太大变化。为什么网友的地震感受和专业数据不相符,专家说,这是因为地震消息第一时间发布,经过网络“轰炸”,造成了心理上的“易得”效应。南京市地震局的赵处长分析说,心理学上有一个易得效应,就是面临一个不熟悉或复杂问题时,人们常用直觉来决策,依据某类事情是否容易被想起来判断该类事情发生的概率。因为地震被网络、媒体过分关注,因此易得直接决策下的地震发生频率出现偏差。
南京近期有没有大地震可能? 还没发现前兆 市民不必恐慌
针对社会上蔓延的恐慌情绪,张振亚明确表示,南京近期无大震可能,“到现在为止,就我们近期观察的情况看,还没有发现有破坏性地震发生的前兆。”
专家解释说,地震运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地震之前会有一系列的地震物理现象,包括形变、地下水,还有磁电以及动物异常的出现。虽然目前地震科学的发展,还无法准确预测到地震究竟何时、何地会发生,但是如果有破坏性大地震要发生,监测人员总能捕捉到一些异常,而近期,地震专家并没有捕捉到任何异常现象。
为何汶川地震几年后还有余震? 大地震余震可持续数十年
4月9日,汶川3.6级地震,4月11日,汶川又发生3.1级地震,不少人表示,汶川地震已经过去好几年,为什么还会发生余震?对此疑问,南京市地震局的赵处长解释说,发生强震的地区恢复到主震前的地震活动水平,有时候需要数十年!
赵处长说,无论是汶川地区,还是去年日本大地震的余震,会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发生。不过从总体上看,这些大地震的余震呈现出有起伏但逐渐衰减的特点。(记者 王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