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松花江休养生息再现生机 久违珍稀鱼种重新出现

2012年04月19日 13:52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参与互动(0)
松花江休养生息再现生机久违珍稀鱼种重新出现
    在哈尔滨九站码头,一位渔民兴奋地向记者展示刚刚捕到的大江鲤,竟然有18斤4两重。 中国环境报记者 吴殿峰 摄

  开江鱼来了。

  这几天在刚刚开江的松花江哈尔滨江段,渔民们正忙着捕捞开江鱼。

  “今年开江可是遇上了开门红,一网下去,能捕到近百斤的开江鱼。”一位渔民兴奋地告诉记者。

  在哈尔滨松花江滨洲铁路桥段的江面,渔民王顺开根本没想到,在渔网中来回跳跃的,竟是鲫花鱼和鳌花。

  这些一度在松花江内消失的珍稀鱼类再次出现,令王顺开兴奋不已。

  又见开江鱼

  “现在松花江水质好,可以放心吃”

  记者来到松花江哈尔滨九站码头,这里人头攒动,岸边的一个个大水槽子里分别装着鲶鱼、鲫鱼、鲤鱼等。围观的市民说,好多年没见到这么大的江鲤了。

  卖鱼的渔民告诉记者,这都是今早刚打上来的开江鱼,其中一尾江鲤重达18斤4两,这是他近几年来捕到的最大的开江鱼。

  他说:“这是松花江土生土长的开江鱼,现在松花江水质好,可以放心吃。”

  松花江是黑龙江人民的母亲河,早在一千年前,春季开江就已经成为民俗中的一件盛事。每年这个时候,在松花江边生活的居民都盼着能品尝到鲜美的开江鱼。

  住在松花江江边的老一辈都知道,那时候,在江边“小九站”经常有不少穿着“水衩”的打鱼人。沿着江边有好多渔村,江里有乌苏里白鲑、鲟鱼、鳌花、黑斑狗鱼……但从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始,沿松花江中上游建设的大型重化工业相继投产,沿江的城镇快速膨胀,污染日益严重,松花江里的江鲤、江鲫以及鲫花、鳊花、胡罗等市民常说的“三花五罗十八子”,有的难觅踪影,有的濒临绝迹。

  而如今,随着松花江流域治污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久违的鱼种又能见到。

  生机重现松花江

  鱼类大量出现,是松花江水环境变好的最有力佐证

  在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广场的开江祈福现场秀上,渔民和赫哲族人正在用松花江开江水洗手,两口百印大锅摆在红砖搭起的炉灶上,锅内雪白的鱼肉冒着腾腾热气,一派赫哲族渔家生活场景。

  热闹的场景下,还有许多巿民和志愿者在清理母亲河畔的垃圾,他们将杂物一一收进垃圾袋内。人们在欢庆的时刻,并没有忘记更好地保护母亲河。

  以“生机重现”4个字来概括今天的松花江再恰当不过。

  黑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对松花江流域内55个河流断面监测的结果显示,2011年流域内水质达标率比2008年提高了21.8个百分点,松花江干流的溶解氧上升显著,鱼类种类和产量相应增加。

  哈尔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水质监测曲线图清楚地记录着近几年松花江水质改善的过程:2006年、2007年、2008年,松花江哈尔滨段Ⅲ类水质的达标监测断面仅为20%;从2009年开始,Ⅲ类水质的达标断面开始增至60%,2010年达到80%;2011年,这一数据提升至100%,松花江哈尔滨段5个监测断面水质均为Ⅲ类。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姜作发介绍说,这些年,通过污染治理,松花江珍稀鱼类已经开始重现,且其种群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2010年,姜作发在进行松花江干流调查时,采集的鱼类种类已经达到64种。

  鱼类大量出现,是松花江水环境变好的最有力佐证。

  休养生息带来水清鱼跃

  “江水越来越清澈,我的心也越来越敞亮”

  在江畔住了几十年的许大爷每年开江时都会守在江边:“这些年,看到城市迅速发展,日子越过越好,江水越来越清澈,我的心也越来越敞亮。”

  “十一五”以来,沿松花江流域的吉林省、黑龙江省全面实施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给予松花江充分的人文关怀,不断减轻其污染负荷,恢复生态系统的活力,使松花江再现盎然生机。

  除了中央财政投入外,黑龙江省级财政近几年累计投入奖补资金14.4亿元,大力支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设,流域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多次视察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提出要使松花江成为全国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样板和探索环保新道路的示范区,促进全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稳定。黑龙江省省长王宪魁提出,“十二五”期间要继续推进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全面改善支流水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干流断面水质达标率。

  “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省计划总投资约150亿元,重点解决面源污染问题。到“十三五”结束时,松花江全流域的环境质量将基本恢复到三四十年前水平。(记者 吴殿峰)

【编辑:曹昆】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