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人证实鄱阳湖江豚连续死亡 受采砂污染危害(2)
老渔翁带本报记者探寻鄱阳湖
石钟山下邂逅8头江豚
鄱阳湖,在九江市湖口县,与长江合流。江湖交汇之处,鱼类丰富,成为江豚喜爱的藏身之处。
昨日早上,阳光普照,天空晴朗,处于水位上升期的鄱阳湖,平静安详。当地渔人说,“十分适合寻访江豚。”
9时40分,记者一行3人登上老渔翁胡东久的小木船,从石钟山下出发,前往鄱阳湖湖口水域寻访江豚。
半小时内邂逅8头江豚
因为多次带国内外江豚研究者寻访江豚,替我们开船寻访的胡东久,对鄱阳湖湖口水域的江豚分布了如指掌。
“蛤蟆石、上河洲、石钟山这三个地方,是湖口江豚最多的地方。”老人安抚我们不要太急,很快就能找到江豚。
上午10时,在离鄱阳湖大桥不远的地方,我们看到了一头小江豚。它只稍微露了一下脊背,就沉潜下去。
“两头大的,一起出来了。”船的右侧突然冒出两头江豚,晃着钝头、耸耸尖嘴,转身下到水底。
10时15分,又发现两头江豚,此后间隔5分钟我们就看到1头江豚,一共看到5头。
“江豚出水的时候,一般是3头同时射起,大的在中间蹦得最高,两个小的在旁边蹦到它翅膀那里。”
不过,每一次看到出水江豚,确实心都悬着。因为,江豚的后面往往有一艘硕大的货船,让人揪心它们有可能被轮船的螺旋桨打死。
居住在鄱阳湖旁边的女孩小惠告诉记者:“现在江豚的确是胆子小,不像我小时候那样蹦得高了。”
湖面留下一片片污染带
寻访江豚的航行中,突然刮来一阵黑色旋风。风停后,洁净的水面上,留下数量众多、大大小小的污染带。
旋风是停留在石钟山下的运煤船制造的。记者看到,大船上的塔吊正将所载煤炭抓放到旁边的小驳船上。
“这艘船是你们湖北的船,运煤到南昌,要在这里与江西的船交接。”胡东久老人告诉记者,这条船只有在长江航行的执照,不能在鄱阳湖和赣江航行,所以必须在这里将煤卸给江西的船往前运。
这样一上一下,不仅费事还污染湖面,个中原因也让人啼笑皆非:“让湖北的人运到南昌,江西的船靠什么吃饭?”
眼下,正是鄱阳湖和长江禁渔期,渔船都靠着岸边,但湖面依旧忙碌。记者看到,一艘艘大船正向鄱阳湖深处空驶。
胡东久告诉记者,这是前往鄱阳县、都昌县等地鄱阳湖水域的运砂船,上午空舱去,下午满载砂归来。
让老人感到震惊的是,这几年运砂船的吨数越来越大,“你看这艘船,起码是1万吨”。
渔翁回忆
幸亏江豚肉不好吃 否则早就灭绝了
石钟山,因北宋文豪苏轼的一篇《石钟山记》而名声大噪,成为到九江旅游的游客必访观光地之一。
胡东久就定居在石钟山下的湖面上。在船上出生、在船上生活、在船上衰老,74岁的胡东久这一辈子就没有离开过鄱阳湖,见证了湖上江豚的兴衰与生死。
“我年轻的时候,到处都是江豚。”登船前,胡东久向记者讲述了一个祖辈流传下来的江豚故事。
和洞庭湖等地将江豚奉为“河神”不一样。在鄱阳湖,江豚以及白鱀豚并不是什么吉祥之物。
“老人们说,从前有对父女乱伦,因结为夫妻遭人耻笑,愤怒地跳入长江自杀,男的变成了江豚,女的变成了白鱀豚。”
他说,因为这样的传说,以前鄱阳湖的渔民捕捉到江豚,都会觉得很不吉利,会立即放归,并回家拜神祈求平安。
在江豚成为保护动物之前,也有当地渔民吃过其肉。胡东久说,上世纪50年代自然灾害期间他就吃过。
“幸亏江豚肉不好吃,要是好吃,可能很早就灭绝了。”胡东久告诉记者。
长江豚类保护志愿者于江:
鄱阳湖仍是江豚最佳栖息地
海翁伯,实名于江,河北人,是长江豚类保护志愿者。从2008年开始,他在博客“淇淇的天堂”持续更新“长江江豚死亡簿”,留下了关于长江江豚、白鱀豚最完整的民间记录。
头像是自己给江豚喂食的照片。近期,于江不断更新自己的微博,呼吁关心江豚的存亡。最近,他正忙着下一部关于白鱀豚的书。昨日,他接受了记者的访谈。
“我只是一名关注长江豚类的志愿者而非专家。不过,对鄱阳湖还是有自己的观察,也曾有机会随水生所专家到鄱阳湖目睹了一次处置死亡江豚的全过程。”
曾经多次到过石首等江豚栖息地的于江认为:“鄱阳湖的生态环境虽然也有严重问题,但比之洞庭湖甚至长江干流,仍然是最好的江豚栖息地,所以这里的江豚种群还有几百头,在江豚保护的格局中占有半壁江山。”
于江说,“对江豚来说,鄱阳湖目前最大的威胁来自非法鱼具和挖沙业、航运业,大多数死亡江豚的死因与此有关。”
不过,他认为这些只是表面上的原因,还有其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
在与鄱阳湖渔民交谈中,他了解到,使用电打鱼等非法渔具已是普遍现象,非法渔具愈演愈烈的深层次原因是专业渔民的转产与生计,保护江豚要综合统筹安排渔业可持续发展和渔民的安置。
他说,江豚保护危机与希望并存。从全局上看,是危机大于希望;而从鄱阳湖这个局部来说,是希望大于危机。
“让人担忧的是,围绕鄱阳湖的开发方案和发展方向的争论尚在博弈中,保护江豚最终会被摆在什么样的位置尚不明朗。”保护江豚,于江紧迫感很强,“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记者罗京 高宝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