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兰空航测兵:蓝天为纸银翼作笔描绘“雄鸡版图”

2012年05月07日 13: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兰空航测兵:蓝天为纸银翼作笔描绘“雄鸡版图”
航测官兵奔向新的使命。 谭超 摄
飞抵航测空域。 谭超 摄

  中新网兰州5月7日电 题:兰空航测兵:以蓝天为纸取银翼作笔描绘“雄鸡版图”

  作者 曹传彪 安红欣

  他们为新中国第一个水电站、第一条铁路、第一座核电站探路选址,完成了60余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航测任务,创造了数十项“第一”;

  他们参与了绘制第一、二、三、四代军事地图,每一代军事地理信息的更新,刷新了近20项军事测绘纪录;

  他们航测唐山、汶川、舟曲灾区,数十次在第一时间为救灾决策提供准确信息情报。

  他们就是专门从事国家和军队航空摄影、航空重力测量、航空物探测量的兰空航空兵某团。

  勇当经济建设“探路人”

  当听说自己测量的某项工程已开工建设,预计为国家节约建设经费近亿元时,该团飞行一大队大队长王华很激动。回忆起当初的艰辛,他告诉机组成员:“50个日日夜夜的奋战,值了!”

  去年3月,王华机组进驻人迹罕至的西北某戈壁执行航测任务。对于久经沙场的航测兵来说,这次考验更加严峻。

  茫茫沙海地标难以寻找辨认,高温干燥人员体力消耗大,天气无常时刻威胁飞行安全。半吨重的相机也不比平常照相那样潇洒。高空缺氧、暴风雨随时都会“光临”,每次飞起来一天只能吃一顿饭,生活保障条件十分简陋。

  再难也要征服这片“死亡之海”,为项目按期施工趟路。他们加班加点研究航测方案、计算偏流,寻找进入测区的最佳角度,把上百个航行数据,几套航测预案装进心里,最终拍摄出近万张高质量的照片,为国家科学选址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像王华一样,曾任副团长张起耀谈起为北京奥运会场馆选址测绘时仍然十分兴奋。当年,他们接受了一项重任:为比赛场馆筹建规划提供全面翔实的地形、地貌资料。

  然而,北京上空禁区飞行航线控制极其严格,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差错,而且禁区边上是首都机场,飞行活动频繁,留给机组人员调整航线的时间极少,最重要的是在禁区航测,没有复飞机会,只能一次航测成功。

  经过认真准备,他们一层连一层,一块接一块地完成了航测任务,航测面积达2150平方公里,为奥组委提供了准确的航测图。

  团长吴静华告诉记者,部队从组建那天起,就担起了支援地方经济建设的重任,官兵飞遍大江南北,在重点工程开工前为其提供精确的地理信息数据,堪称国家经济建设的“探路人”。

  争当信息作战“前哨兵”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在几场局部战争中的使用,战场环境地理信息作用愈加重要。

  那年,该团承担了某地区紧急航测任务,为该区域军事斗争准备提供数字化地理信息,尤其是为精确打击武器提供更高精度的测绘信息支持。

  然而,任务区域内民航航线集中,申请一次航测飞行十分困难,加之区域内气候多变,可飞天气少,第一个进驻的机组甚至半个月没有执行一次像样的任务。

  该团官兵树立信息战的新理念:每一次航测任务的完成好坏都影响着战场建设、每一组航测数据的精密程度都关系着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胜负,力争飞一个架次有一次成果,拍一张航片出一幅精品。

  此次任务中,该团派出30个机组,转战全国10多个机场,完成上千幅真彩图,为该区域数字化战场建设提供了翔实的高分辨率影像信息,成果获总参军事测绘重大工程建设奖。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中国军队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对航测数据精确化要求越来越高,为赶上转型建设的步伐,该团不断更新信息化航测手段,为航测机加装北斗导航系统,更新激光雷达等一批信息化装备,航测精度和效率大幅提高。

  在该团新建成的指挥信息网控制室内,听着政委方卫介绍这些年部队在信息化建设上取得的成就,记者的心中泛起了该团成立初期的景象。

  上世纪50年代初,该团刚刚组建时,中国还没有一份完整的航测资料,部队装备老旧,各类器材奇缺,每一次航测都可谓举步维艰。

  该团官兵迎难而上,在第一代1:100万雄鸡版图的绘制中转战八方,在东北边境线上寸土必争,在西北高原戈壁披荆斩棘,在华南崇山峻岭傲视艰险,在东南沿海一线未战而先求胜。

  该团组建58年来,累计航测飞行51736小时,飞行总航程相当于往返地球与月亮之间100多次,航测总面积达448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把祖国领土丈量了近5遍。

  甘当抢险救灾“突击手”

  2008年汶川发生特大地震。道路阻隔、通信中断,地面营救人员一时无法进入震中位置。该团飞机紧急升空,奔赴地震灾区。

  地面救灾困难重重,空中航测也是艰辛万分:灾区连续阴雨,没有一块可供连续拍摄的区域;救灾飞机密度很大,航测高度从5800米至7200米一调再调……

  他们一改常规航测方法,没有地表做参照,就按照飞行航向一寸一寸拍过去;云层太厚,就采取穿插法,先测无云区,再测淡积云移动区;气流太大,就关闭自动驾驶仪手动操控,在云缝中抢拍……

  终于,机组第一时间获取了汶川、北川等4个重灾区的航摄图片,为高层决策和判明灾情提供依据。

  2010年8月8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当天正值周末,部队放假休息。中午时分,部队突然接到上级紧急航测的通知,在家吃午饭的机长刘庆扔下碗筷,撒腿跑向大队,取出飞行装具,直奔机场。

  由于是紧急起飞,飞行前来不及搜集舟曲的详细资料。机组只好边飞行,边画图,边临时设计航线,在最短时间内航测机就准确飞临舟曲上空。

  当飞机以6600米的高度飞抵灾区后,机长刘庆却发现,灾区上空布满了厚厚的浓积云,黑压压地遮住了天空,根本无法实施航测。

  “下降高度!”刘机长命令道。但直至5200米,飞机仍然没有出云。这时领航员刘家宾提醒机长,山区飞行必须要留有600米的安全高度,否则就会有撞山的危险。而资料显示,附近大山最高峰的标高在4600米左右。

  危急时刻,刘庆机长心头一横,接着下降高度。在5000米的高度上,天空中出现了一个云缝……

  从唐山大地震到大兴安岭火灾,从陕南水灾到藏北雪灾,该团官兵30多次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勇当“突击手”,成功对灾区进行航测,为抗灾救灾提供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