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公务员面试选42名公众旁听 可提意见建议
阅读提示
近期事业单位与公务员招考中出现的“萝卜招聘”事件,一再牵动公众的敏感神经。尤其是面试环节,由于主观裁量空间较大,如何确保考试本身的公正,不仅是质疑的焦点,更是监督的难点。
山东潍坊在公务员面试环节引入公众旁听,并进一步细化了流程和规则。
公务员面试,向来被认为是“封闭”而“神秘”的。而在山东潍坊市,这一印象正有望打破。从19日开始,42名社会人员将旁听今年潍坊市的公务员面试。在为期3天的面试中,他们的参与,让公务员面试变得更加透明、公开。
抽签选定旁听者
“私下打分与评委一致,英雄所见略同”
19日上午,潍坊市公务员面试在该市转业军官培训中心培训楼拉开帷幕。截至20日下午,共有28名社会人员参与了旁听。
据潍坊市公务员考选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增加公务员考试的透明度,潍坊市从2008年开始就试行公务员考试市民旁听制度。根据规定,旁听者必须是潍坊市户籍人口,年龄18至60周岁之间,享有政治权利,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与参加面试的考生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不得参加旁听。
42名旁听人员,在3天时间里,将旁听6场面试,每场7人,每人只能旁听一场。这些旁听人员,是由市考选办在纪检、监察人员的监督下,从报名人员中选定2—3名代表随机抽签确定的,5月14日至17日在潍坊人事考试信息网上统一公示,无异议后发放旁听证,并现场签订承诺书。
考场内要求旁听人员在面试过程中不得使用各种通讯、录音工具,不得发言和提问,不得向考生和评委发出任何形式的提示或暗示。考选办还规定,旁听人员完成本场次面试旁听后方可离场,禁止中途离场。
来自寿光市工商局的公务员张红参加了19日下午的面试旁听,她私下里为10名考生打了分数,最后发现竟然与评委给出的最后成绩比较一致。在感慨评委公正之余,她甚至有些“英雄所见略同”的得意。“面试现场,工作人员认真、详细地告诉我们这些旁听人员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可以感受到他们的认真负责。”张红说。
旁听者可以提意见建议
“有旁听人员参与,更有底气”
以前曾参加过公务员面试的张红说,这次作为旁听者,和自己当考生时候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对于一些部门的‘萝卜招聘’,社会上总有不少议论,觉得公务员考试,特别是主观性比较强的面试很不靠谱。让社会人员参与旁听,增加了透明度。公务员面试敢让人看,让人觉得面试是公开的、公正的,让人放心的。”
每场7位旁听人员的加入,会不会让考生紧张?一位参加昨天下午面试的考生对记者说:“有社会上的旁听人员参与,不但不会受干扰,心里反而更有底气,表现得更自然了。最后的面试成绩,自己觉得还是比较公正的。旁听制度,肯定能让面试变得更加公正、透明,给考生‘壮胆’了。”
旁听人员不仅限于旁听,还可以提意见建议。张红说,旁听人员进场之前领取了《面试旁听反馈表》,旁听结束后交回。旁听人员对面试的建议意见,包括对面试工作的纪律情况、程序的规范性、考官在面试过程中的守纪情况等,可在面试结束后以书面形式向考选办提出。
张红很珍惜这次旁听机会,她一边听一边写。当张红把反馈表上交时,工作人员看着写满意见的表格,连说“谢谢!”“可见这项工作不是在走形式,而是真诚的,是乐意听取群众意见的。这样下去,公务员考选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张红说。
有人“探路”有人“取经”
“让大家了解公务员是怎么选出来的”
“面试与笔试相比更具有主观性,以前规定除了考官、考生和纪检人员,其他人员不得入内,这种形式上的封闭是必要的,但也因此增加了面试环节的神秘感,公众很容易对此产生疑虑和不信任。”潍坊市公务员考选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来自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的人员旁听,增强了招考的公正性,也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意味着公务员录用程序由体内监督向体外监督延伸。旁听制度传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托关系,找路子,没用。”
这位负责人说,面试旁听制度,也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可以让公众进一步了解公务员,了解公务员到底是怎么选出来的。这些年,公务员考试热现象导致了一些人职业追求的偏执心理,公务员面试旁听制度可以有效引导公众在公考热面前多一些理智,少一些盲目和一哄而上。面试旁听可以让公众了解更多的录用环节信息,既能化解公众的疑虑,也能给考生以理智和信心。现场一位考生家长说:“由于不了解,原先觉得公务员面试很神秘,有的甚至可能会有一些疑虑。让社会人员参与旁听,可以打消这些疑虑。”
记者发现,网上公示的旁听人员名单,多为80后青年,60年代出生的只有两位,70年代出生的竟然一位没有。对于这种年龄分布,张红分析说,旁听者大体有这么几类,一是还有考试和再就业现实需求的年轻人,希望多了解多参与,来弥补不足;一类是家里有亲属和子女要参加考试的,家长来这里“探路”;至于70后,她说,这个群体可能大都工作比较稳定,没有择业上的现实需求,所以对此也不积极。(记者 刘成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