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如何给“萝卜招聘”打制度“补丁”
近日网曝的湖北利川市人社局“萝卜招聘”事件,被政府部门宣布招聘结果无效。作为政府管理机构,利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招聘,前两名竟然均为内部职工子女,这究竟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制度的缺失?这样的诘问虽然都在每一次类似的案例后被人提起,但总是显得那么乏力。(5月20日《人民日报》)
“萝卜招聘”对公众来说,已经不算陌生。在一些地方,某些掌握权力资源者,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量身定做的“萝卜招聘”,引发了人们对公平就业的担忧。
以这次湖北利川市人社局的招聘事件为例,虽然人们对“前两名竟然均为内部职工子女”的高度巧合,提出了质疑,但当地人社局领导坚称“程序无瑕”,公正无欺,坚决不承认有什么问题。既然调查是自己人主持的,又称没有问题,现在只好各退一步“结果无效”,这也算回应了舆论的质疑。但因为没有人为此负责,这极像是葫芦僧判葫芦案,不过是闷着葫芦摇摇罢了。等风声过后,谁敢保证,不再来一次?因为在某些握有权力资源者看来,虽然有曝光的危险,但却没有什么大风险。大不了招聘不作数,实在不行就抛一两个“临时工”来顶缸,最不济的,也不过是轻微处理一两个当事的科长、处长。得和失之间的极端不对称,使得收益远远大于成本。
“萝卜招聘”的手法,并不新鲜,公众不是傻瓜,有关监督部门也不是吃干饭的。这里面的道道并不深,只要认真追究起来,可以说没有人可以漏网。但问题是,不予深究的机率要大得多,这也是潜规则。在一些地方,一些“小圈子”形成一个既得利益群体,经常进行利益交换。其实,这些所谓的“利益共同体”并不牢固,否则,这样的“核心信息”是不会被泄露出来的。但如何打破这种“小圈子”内部互相收授的权力生态,才是当下改革的急务。
杜绝萝卜招聘,说难很难,说简单极其简单。第一,集中民智,找出可能存在的制度漏洞;第二,有针对性地给制度漏洞打上补丁;第三,对作奸犯科者,予以严惩。特别是主要领导要被问责。如此三招,便可化解各种萝卜招聘的妖风于无形。问题是,如果我们总是习惯于诘问,而不是雷厉风行地问责,满腔悲愤,空留余恨,那只能是于事无补。
或许,以“官二代”的特权入仕为突破口,当会为进一步进行改革撕开缺口,我们需要这样给力的阵痛。处理“萝卜招聘”,需要的行动,而不是论道。(肖余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