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人民网:透视“两只苍蝇”背后公共服务理念转变

2012年05月25日 16:24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公厕内的苍蝇不超过两个”——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发布《北京市主要行业公厕管理服务工作标准》,其中对“苍蝇数量”的要求引发社会热议。对此相关负责人表示,制定标准是希望北京的公厕能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并不是强制规定,更不会“派专人数苍蝇”。

  在涉及自身利益的公共领域,每个人都是受益者也是判断者。正因公厕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行业标准的新鲜出炉自然会引起广泛关注。读懂公众心中暂时的纠结,就要从“两只苍蝇”公共标准的出台背景开始。

  作为公共空间的公共厕所,既度量着城市文明的体温,也考验着社会管理的成效。在社会管理日益进步的今天,首都公厕标准的出台,将会对行业规范与城市卫生文明起到新的推动作用。

  不论是延长公厕开放时间,还是拓展配套服务设施,抑或是规范广告设置,这些新标准、新举措都是尊重利益诉求、追求社会认同的反映。只不过,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蜻蜓点水式的“浅阅读”,“两只苍蝇”才脱离了“试错”的轨道,在曲解中迅速化作了公共舆论的靶心。

  透过表面的热闹喧嚣,这场争论背后的核心议题究竟何在?归根结底,在于政策统一性和执行灵活性之间的平衡。换言之,通过指标进行的量化管理,有效性到底如何?老百姓的最大担忧不在于政策初衷,而是担心“两只苍蝇”会不会落入“初衷良好、方法僵化、结果差强人意”的治理怪圈?一味追求标准的定量化、精准化,会不会忽视了标准本身的科学性和执行的可操作性?

  在定量与定性的模糊边界里,在客观与主观的复杂关系中,公众存在一些“胡思乱想”在所难免。而政府及时回应质疑,提供更全面丰富的信息,有助于破除固化思维,引导理性思考。诚如相关部门所指出的,“两只苍蝇”只是一种行业标准,并没有强制的执行力。进一步讲,“两只苍蝇”的标准也具有很强的符号意义,蕴藏着通过树立标杆来引导公厕治理的深意。

  臭味分级也好,苍蝇数量也罢,透过公厕这扇特别的窗户,我们不难发现公共服务理念的可喜变化:一方面,政府更加注重社会公众的切身感受,更加注重社会治理的社会效益,服务标准逐渐实现了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转变;另一方面,公众主动参与公共事务,积极建言献策,实现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融入”的飞跃。较之公共空间的不断美化,这些变化恐怕才是“两只苍蝇”争论背后最可宝贵的共识。(杨朝清)

【编辑:张尚初】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