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解放军“西北拆弹王”:34载与“死神”掰手腕

2012年05月26日 14:03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解放军“西北拆弹王”:34载与“死神”掰手腕
主人公照片由贾文恒摄

  金城兰州,他又一次回到了自己家中。

  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回家了,这次是出差路过,顺便和家人团聚。

  端起酒杯,妻子想说点什么,可看到他那双手,便止不住流下了眼泪。

  这双手太粗糙了,手指因长期接触腐蚀物品变成了蜡黄色,手掌磨起厚厚的老茧,手腕上还有几道被划伤后留下的疤痕。

  就是这双手,34载与“死神”搏击,累计销毁弹药3万多吨。

  就是这双手,在黄土高原“耕耘”不止,开创了弹药销毁行业的一个又一个先例。

  这双手的主人叫陈林,兰州军区某报废武器弹药销毁站副站长、全军弹药销毁专家组成员、全国人大代表,人称“西北拆弹王”。

  “与‘阎王’搞比赛,我赢得不轻松”

  “我是属猫的,有九条命。”陈林不经意间的一句话,让记者感受到这位老拆弹兵身上的不寻常。

  的确,戎马34载,天天与“死神”打交道,他身上有着太多九死一生的故事。

  2004年深秋的一天,陈林带人集中销毁一批弹药,报废的弹药整整填满了3个大坑。点燃导火索引爆,结果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3个装坑只炸了两个,一个坑没炸,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

  “谁去排险?”就在大家还在争抢的时候,陈林已跨出掩体,沿着山坡,猫着腰向50米外的炸点爬去……到了炸点,他小心翼翼地扒开土层,发现原来是导火索与雷管脱离了,雷管没有引爆。他长出一口气,重新把雷管接好,迅速跑回掩体点燃导火索……

  谈起这件事,陈林对记者说:“最害怕的不是排险,而是有些险情让你猝不及防,不给你留丝毫考虑时间,慢一秒钟就会丢命。”

  一次,战士刘林拆曳光弹时不小心顶燃了药柱,瞬间引燃了弹药箱里的其他火药。如果再引燃工间里的弹药,后果将不堪设想。陈林迅速将刘林推开,举起弹药箱飞速跑向工间外的隔离墙,刚把箱子扔到隔离墙外,只听见“轰”的一声,箱子被炸得粉碎。

  还有一次,一名战士拆手榴弹时误拉了火,陈林立刻冲上去抢过手榴弹扔到了对面的山坡上,爆炸后大家发现,他居然把手榴弹扔出去将近60米。

  官兵们称赞陈林一次次创造了奇迹。可他说:“与‘阎王’搞比赛,我赢得不轻松。”由于经常在高海拔、高压力环境下工作,陈林患上了高血压、心脏病、痛风,刚过53岁头发全白了。

  “拆弹这一行,越干越胆小。”陈林说,自己曾经有过退却的念头。然而,说归说,每年到春暖花开的时候,陈林依旧带着他的部队走进大山,并依旧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干弹药销毁,万无一失,一失万无”

  销毁站的销毁工间有条环形走廊,不到300米,有人计算过,陈林绕着这个走廊一年能走上千公里。

  为什么?因为他时刻紧盯着销毁线流水线上的每一道工序,不敢有丝毫放松。

  陈林说:“干弹药销毁,万无一失,一失万无。领导身上的责任,连着官兵的性命。”

  记得他刚到弹药销毁站时,销毁站从一个撤编单位接手了32栋库房的报废弹药。这些弹药没有区分弹种数目、批次和存放位置,甚至还有几栋库房弹药码放没有作业通道。

  有人对他说:“这些都是遗留问题没必要管,放在那里逐年销毁就行了,如果重新整治,花时间、费工夫不说,搬来搬去还存在安全隐患。”

  陈林火了:“不整治才会出问题。”之后,他带领技术骨干逐个库房清理、重新码堆、填写标签、建立弹种数据库。整整忙了3个月,所有库房的弹药按种类存放有序,什么弹种放在什么位置,他都能“一口清”。

  在陈林的心里,99.9%相当于0,任何事情不干到100%,他是坚决不肯放手的。一次,陈林组织某型坦克炮弹引信拆解。作业结束时,他发现回收的引信少了一枚。此时天色已晚,劳作了一天,官兵们累得直不起腰来。大家都建议明天装运时再找。

  “战士休息,8名干部留下,逐箱找。”他硬是带人一直找到次日凌晨两点,才从9000多个箱子中找到丢失的引信。

  “干拆弹,他专捡难啃的‘骨头’啃。”销毁站前任政委姜学才说,陈林的“牛”脾气一上来谁都挡不住。

  2008年9月的一天,一份来自部队的求援信摆在了陈林的办公桌上。

  原来,某部要销毁一批遗留了近半个世纪的报废弹药。请过很多专家,都嫌危险性大不敢处理,最后找到陈林,他二话不说赶赴现场。

  走进库房他愣住了,满地堆放着各种各样的废旧弹药,分不清标志,看不清弹种,微小的振动就会引起爆炸。

  年过半百的他只身一人蹲在库房,不让任何人靠近一步,将一枚枚生锈的弹药浇水、擦亮,仔细辨认型号,小心拆卸引信……

  常年行走在“火山口”,陈林说自己有三怕:一怕爆炸声。每回休假走在街头,小孩们放鞭炮的声音都会引起他的高度紧张;二怕冒烟。有一次,他从销毁场收工,刚走出销毁作业区,一抬头,远处的办公楼上冒起了黑烟,他赶紧往冒烟的地方跑,走近一看,才发现是炊事班做饭冒出的烟;三怕警报声。在家休假时,晚上街上一响警报,他常常彻夜难眠。

  “靠技术创新有力扼住‘死神’的咽喉”

  有人说,这么多年平平安安,“死神”无法靠近,实在是他们的幸运。陈林对记者说:幸运不是等来的!

  走在销毁工间的流水线上,记者不免感叹:“在这个穷乡僻壤的大山沟里,居然有这样现代化的拆弹设备。”

  只见一枚枚弹药像刚生产出来的产品一样,在流水线上“乖乖”地躺着,操作人员只需一按钮,便可实现引信旋卸、弹药分离、自动捣药……几道工序下来,之前整装的弹药就已被拆成了一堆“废铜烂铁”。

  高级工程师涂春贤向记者介绍说:“目前除少数特种弹药外,大多通用弹药均实现了拆解自动化和销毁一体化,原来人工操作,每道工序好几个人,现在只需一个人。”

  工间里还安装了电子预警监控设备、自动喷洒设备和除静电设备……只要有安全隐患,就能及时处置,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拆弹的安全风险。

  “靠技术创新有力扼住‘死神’的咽喉。”陈林说,前几年有部美国大片《拆弹部队》给了他很大的启示,他下决心要把自己的队伍打造成现代化的拆弹部队。

  为掌握某型弹药引信的结构原理,研究机械拆解方法,陈林在没有任何图纸的情况下,只身将引信拿到工间进行分解。他参照老式弹药引信结构初步判断了下锯的位置,很快锯开了外壳,又锯了几下,遇到了一个硬东西,直觉告诉他可能碰到里面的雷管了,根据经验,他把锯子向下移了两公分,然后又锯,锯开后发现,切口刚刚过雷管的底部。如果再差一毫米,锯上雷管引爆引信,陈林的命就保不住了。惊魂之余,他连夜绘制出新型弹药引信的“解剖”图,第二天就组织技术人员开始攻关。

  销毁弹药时,有毒气体会对官兵身体造成危害。陈林坚持不懈研究“TNT炸药废水处理系统”。图纸装了5麻袋,各种化学药剂用了100多升,蓝颜色的工作服被有毒气体污染成了粉红色,声带被刺激得半个月说不出话来,最终成果出来啦!这一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填补了国家和军队空白,被总部列为全军第二代销毁机具推广使用。

  这些年,陈林先后掌握了十几种弹药的抽样方法和销毁工艺,带领技术骨干先后完成12项科研课题,全部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主持编写的《军区弹药修理机构设施设备及材料消耗标准》等3个标准性文件,被总部颁发全军执行。 (李爱军 冀东升 贾文恒)

【编辑:姚培硕】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