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忽”招聘与“疏忽”质疑
在某蔬菜和“招聘”已成固定搭配的今天,招考公平已疮痍满目,难免备受警惕。逢招考忧“舞弊”,也算所谓“质疑综合症”。6月12日,浙江舟山审计局发布事业单位招聘,增招3名审计职位,要求1977年6月7日出生。浙江省人事考试办官员对此回应称,这是工作人员疏忽,遗漏了“以后”二字。目前,该公告中的年龄要求已改为“1977年6月7日以后出生”。
年龄限定到具体“某日”,确实有些诡异。尽管官员解释这只是疏忽,可却难堵住悠悠众口:招聘条件精确到这份儿,是疏忽还是蓄意为之,“这事儿不好细说”。
举凡飘着“疑云”的招考,背后似乎总暗流涌动。这次,也难成例外。一场招聘,竟连生日都要限定,难逃“内定”的猜疑。这无可厚非,怪只怪招考在纯属巧合的表象下,常藏着“量身定做”等内幕。网民的“恶意揣测”,仿佛是扒粪的精准制导,总能一查一个准。
经验,是公众的认知坐标。基于太多先例,他们咬定,舟山这次招聘也挖下“萝卜坑儿”。当质疑成了公众的习惯性表情,则昭示着招聘乱象的消弭,已没有缓冲时间。在此语境下,涉事部门将蹊跷归结为疏忽,仿佛又是“拿临时工说事”式的卸责。
“恶猜公权”可以,不过,对个案而言,应秉持就事论事的节制,以证据说话的公允。该招聘要求确实可疑,给人浮想空间,但断言“工作人员疏忽”是责任推诿,未免失之武断。
细究之下,可以发现:在浙江人事考试网上,标出该招聘年龄要求是“1977年6月7日出生”;可在舟山人社保网上,该栏标注的是“1977年6月7日以后出生”。二者有出入,或许正是根草蛇灰线:省考试办人员在信息录入、改观表格时,也许确实不小心漏了两字。至于年龄要求界定得这么“精确”,一个不可遗忘的事实是:招聘公告最早是2012年6月7日发布,参照公务员招录规定,许多事业单位也将年龄限于35岁以下,由此推之,恰是1977年6月7日以后。
当然,就算涉事部门掉进了“塔西陀陷阱”,招聘的程序纰漏也不容否认:在信息发布时,对内容未加审核,造成误会;招聘的年龄门槛,或许不必这么僵化,精确到日只会显得突兀。
“疏忽”的招聘,让公众浮想翩翩;而“疏忽”的质疑,若滑向盲目猜疑的一端,极易误伤。个中关联,其实是一条因果链:公众的“过度质疑”,未必是因判断力匮乏,而是监督权虚置,其症结恰指向着信息告知的疏漏。(佘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