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阿根廷国家概况
国 名 阿根廷共和国(ArgentineRepublic,República Argentina)。
面 积 2780400平方公里(不含马尔维纳斯群岛和阿主张的南极领土。资料来源:阿根廷国家统计和普查局)。
人 口 4011万(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白人和印欧混血种人占95%,多属意大利和西班牙后裔。印第安人口60.03万,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为马普切人(Mapuche)(2005年印第安人口普查)。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76.5%的居民信奉天主教,9%的居民信奉新教(2008年宗教普查)。
首 都 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人口289万 (2010年)。首都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全年降雨量1146毫米。
国家元首 总统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德基什内尔(Cristina Fernández de Kirchner)。2007年12月10日就职,2011年12月10日连任,任期至2015年12月10日。
重要节日 国庆节:5月25日;独立日:7月9日。
简 况 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濒大西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西邻智利,北与玻利维亚、巴拉圭交界,东北与乌拉圭、巴西接壤。南北长3694公里,东西宽1423公里。陆上边界线长25728公里,海岸线长4725公里。北部属热带气候,中部属亚热带气候,南部为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北部24℃,南部5.5℃。
16世纪前居住着土著印第安人。16世纪中叶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10年5月25日爆发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五月革命”,成立了第一个政府委员会。1812年,民族英雄圣马丁率领人民抗击西班牙殖民军,于1816年7月9日宣布独立。此后阿长期处于动乱和分裂状态。1853年,乌尔基萨将军制定了第一部宪法,建立联邦共和国,乌成为阿制宪后第一任总统。20世纪30年代起出现军、文人交替执政局面。70年代中后期,军政府曾对左翼反对派人士进行残酷镇压。1982年同英国因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争端爆发战争,后战败,军政府倒台。1983年激进党的阿方辛民选政府上台,恢复并大力推进民主化进程,民主政体逐渐巩固。正义党领袖梅内姆自1989年起连续执政十年,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阿经济一度有较大发展。梅执政后期,阿经济转入衰退,社会问题日益突出。1999年激进党人德拉鲁阿当选总统后,未能遏止持续三年的经济衰退。2001年12月,阿爆发严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德被迫辞职。此后阿形势严重动荡,十日之内数易总统。2002年1月1日,正义党人杜阿尔德被国会推举为总统。2003年5月,正义党人基什内尔就任总统后,阿经济快速复苏,政局稳定,民生改善,国际和地区影响力回升。
政 治 2007年10月28日,阿举行总统选举。基什内尔总统夫人、参议员克里斯蒂娜作为跨党派联盟“胜利阵线”候选人,以45.29%的得票率大幅领先对手,当选阿第48位总统,并于12月10日就职。
克执政以来,基本承袭基什内尔政府的各项内外政策,政局总体保持稳定。但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影响,支持率有所下降。2009年6月议会中期选举中,“胜利阵线”一度失去在参、众两院的多数席位,促使克及时调整策略。2010年10月27日,基什内尔突发心脏病逝世,克得到广泛同情和支持。在2011年10月举行的大选中,克以54%的得票率成功连选连任。“胜利阵线”也重新获得议会两院多数优势。
宪 法 1853年制定第一部宪法。1994年8月22日,宪法经第四次修改后实施。修改后的宪法规定:阿为联邦制国家,实行代议制民主。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兼任武装部队统帅。总统通过直选产生,任期4年,可连选连任一次。
议 会 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拥有联邦立法权。参、众议员均由直选产生,可连选连任。参议院72席,全国24个省区各3席。参议员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1/3。众议院257席,由各省区按人口比例分配。众议员任期4年,每两年改选1/2。
本届议会于2011年12月成立,各主要党团在议会的席位如下:
众议院
参议院
胜利阵线
131
38
激进公民联盟
41
17
正义党异见派
36
9
广泛进步阵线
22
4
共和国方案联盟
12
0
公民联盟
7
0
其他党派
8
4
(数据来源:阿参、众议院网站)
阿宪法规定,参议长由副总统兼任。现任副总统兼参议长阿马多·布杜(Amado Boudou),2011年12月10日就职,任期4年。另常设临时参议长一名,在副总统空缺或代行总统之职时,代行参议长职责。现任临时参议长比阿特丽斯·罗赫克斯·德阿尔佩洛维奇(Beatriz Rojkés de Alperovich)。众议长每年改选一次,现任众议长胡里安·安德雷斯·多明格斯(Julián Andrés Domínguez),2011年12月10日就任。
政 府 本届政府于2011年12月10日成立,现设15个部。原外交、国际贸易和宗教事务部更名为外交和宗教事务部,国际贸易事务转入经济和公共财政部。本届政府主要阁员如下:内阁首席部长胡安·曼努埃尔·阿瓦尔·梅迪纳(Juan Manuel Abal Medina),内政部长阿尼瓦尔·费洛伦西奥·兰达索(Aníbal Florencio Randazzo),外交和宗教事务部长埃克托尔·马科斯·蒂梅尔曼(Héctor Marcos Timerman),国防部长阿图罗·安东尼奥·普里切利(Arturo Antonio Puricelli),经济和公共财政部长埃尔南·洛伦西诺(Hernán Lorenzino),联邦计划、公共投资和服务部长胡利奥·德维多(Julio de Vido),司法和人权部长胡利奥·阿拉克(Julio Alak),教育部长阿尔韦托·西莱昂尼(Alberto Sileoni),科技和生产革新部长利诺·巴拉尼奥(Lino Barañao),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部长卡洛斯·托马达(Carlos Tomada),卫生部长胡安·路易斯·曼苏尔(Juan Luis Manzur),社会发展部长阿莉西亚·基什内尔(Alicia Kirchner),工业部长德沃拉·希奥尔希(Débora Giorgi),旅游部长恩里克·梅耶尔(Enrique Meyer),农牧渔业和食品部长诺尔贝托·亚乌哈尔(Norberto Yauhar),安全部长尼尔达·加雷(Nilda Garré)。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24个行政单位。由23个省和联邦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组成。
司法机构 由最高法院和各联邦法院组成。最高法院由正副院长和5名大法官组成,院长和法官由总统提名后经参议院批准任命,任期三年,可连选连任。另设法官理事会,负责挑选联邦法院法官并管理全国司法事务。
基什内尔总统上任后,对最高法院进行了大规模改组,弹劾滥用职权的大法官,并首次任用女性担当大法官职位。2006年11月,阿议会通过决议,决定不再对空缺的2名大法官席位进行补缺,在现任大法官退休或辞职后亦不再任命新的大法官,以逐步将大法官人数由原来的9名缩减为5名。现任最高法院院长里卡多·路易斯·洛伦塞蒂(Ricardo Luis Lorenzetti),2006年12月就任。副院长埃莱娜·海顿·德诺拉斯科(Elena Highton de Nolasco)。总检察长埃斯特万·里吉(Esteban Righi),2004年6月就任。阿宪法中还规定设护民官一职,以保障人权及弱势群体权益。现任总护民官安塞尔莫·阿古斯丁·塞利亚(Anselmo Agustín Sella)。
政 党 实行多党制,现有全国性政党57个,主要有:
(1)正义党(Partido Justicialista):执政党。又名庇隆主义党,阿第一大政党,基督教民主党国际成员。1945年由庇隆创建,党员主要来自中低收入阶层,以工会力量为支柱。八次执政。现有党员350万人。强调资本为民族经济服务,追求社会福利,发展自由经济,主张劳资调和,维护劳工权益。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党内派系林立,组织松散。
2003年基什内尔总统执政后,以正义党内本派力量为主、联合激进党内异见派和部分地方中左政党组建中左跨党派竞选联盟——“胜利阵线”,成为阿第一大政治力量。“胜利阵线”强调变革与团结,倡导社会公正、消除贫富差别。在2011年10月举行的大选中,“胜利阵线”在参、众两院分别赢得38席和131席,在议会中占多数优势。主席为丹尼尔·肖利(Daniel Scioli)。
(2)激进公民联盟(Unión Cívica Radical):亦称激进党,最大在野党。社会党国际成员。1891年成立,是阿历史最悠久的政党,曾六次执政。现有党员250万人。党员主要来自城市中产阶级。信奉人道主义,主张政治多元化和社会改良。2001年底阿政治、经济危机导致该党严重分裂,相当数量党员与“胜利阵线”结盟。现为阿议会第二大党团,在参、众两院分别拥有17席和41席。主席为马里奥·巴雷塔(Mario Barletta)。
(3)广泛进步阵线(Frente Amplio Progresista):反对党联盟,新兴中左派。2011年成立,由社会党、南方自由党、团结与平等党等主张进步主义和社民主义的政党组成。主张发展可持续经济和建立福利国家。在参、众两院分别占4席和22席。主席为埃梅斯·胡安·宾内尔(Hermes Juan Binner)。
(4)共和国方案联盟(Propuesta Republicana):反对党联盟,新兴中左派。2005年由变革承诺党和发展重建党联合成立,现有党员2万余人。在众议院占12席。主席为现任布宜诺斯艾利斯市长毛里西奥·马克里(Mauricio Macri)。
(5)公民联盟(Coalición Cívica):反对党联盟,新兴中左派。2007年由巩固平等共和国党、造就全国团结党、为了大众联盟党等联合组建,现有党员近5万人,在众议院占7席。主张惩治腐败和进行政治改革。领袖为埃莉萨·卡里奥(Elisa Carrió)。
重要人物 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德基什内尔:总统。1953年2月19日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省。拉普拉塔国立大学法律和社会学系毕业,法学博士。律师。1989年起,历任圣克鲁斯省众议员兼省众议院宪法、权力和规章制度委员会主席,省众议院第一副议长,全国参议员,全国众议员,全国参议员兼参议院宪法委员会主席等职。2007年12月10日就任总统,2011年12月10日连任,任期至2015年。对华友好。2004年6月以总统夫人、参议员身份陪同时任总统基什内尔访华。2010年7月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经 济 阿是拉美地区综合国力较强的国家。工业门类较齐全,农牧业发达。
20世纪初,阿经济总量曾位居世界前十名。80年代因债务危机,经济大幅衰退。1991年起实施以私有化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实行比索兑美元1:1固定汇率制,阿经济重新步入增长轨道,1991年至1998年年均增长率达6%。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巴西金融动荡冲击,阿经济自1998年下半年开始滑坡,国家风险指数飚升,外债负担日益沉重,财政与金融濒临崩溃。2001年底,阿政府宣布暂时冻结银行存款,引发大规模社会骚乱并最终导致政府垮台。2002年杜阿尔德总统上台后,采取暂停偿还外债,取消固定汇率制等举措,但阿经济仍在低谷徘徊,以美元计价的国内生产总值严重缩水,当年经济增长率为-11%。基什内尔总统执政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实行审慎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严肃金融纪律,增收节支,鼓励出口;积极解决债务问题,实现有利于阿恢复经济发展的债务重组。随着外部经济环境趋好,阿经济迅速强劲复苏,连续4年实现年均9%左右的快速增长。
克里斯蒂娜总统执政后,延续宏观调控和审慎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鼓励出口,力保财政和外贸双盈余,经济运行平稳。2008年下半年起,受国际金融危机、国内严重旱灾和甲型流感疫情等影响,阿根廷经济增速放缓。为应对危机,阿政府在加强金融监管、保持汇市稳定的同时,出台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加大调控力度,收到一定成效。2010年,受世界经济回暖、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高企、国内消费转旺和农业丰收等有利因素拉动,阿经济强劲回升。
2010年主要经济指标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14426.55亿比索(约合3553.36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9.2%
货币名称:比索(Peso)
汇率:1美元=4.31比索
通货膨胀率:10.9%
失业率:7.3%
外汇储备:456亿美元(截至2011年12月)
外债余额:1363亿美元(截至2011年9月)
2011年下半年以来,受美欧债务危机引发的新一轮全球金融动荡影响,阿金融市场震荡,资本外逃加剧,经济增速放缓,经济运行风险上升。阿政府采取鼓励民族工业、增加出口、扩大内需、稳定汇率等应对措施,预计全年经济增长率为8.3%。
资 源 矿产资源丰富,是拉美主要矿业国之一。主要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铜、金、铀、铅、锌、硼酸盐、粘土等,大部分位于与智利、玻利维亚交界的安第斯山脉附近。但矿产开发水平较低,预计约有75%的资源尚未得到勘探开发。现已探明蕴藏量:石油4.16亿立方米,天然气4419.74亿立方米,煤炭6亿吨,铁3亿吨,铀7080吨。水力、渔业资源丰富。森林面积92.1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33.12%。
工 业 工业较发达,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18%。主要有钢铁、汽车、石油、化工、纺织、机械、食品加工等,门类齐全。工业地理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和科尔多瓦省,内地省份工业基础薄弱。核工业发展水平居拉美前列,现拥有三座运行中的核电站。食品加工业较先进,主要有肉类加工、乳制品、粮食加工、水果加工、酿 酒等行业。2011年阿工业生产增长6.5%。
近年来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2008
2009
2010
粗钢(万吨)
554.1
401.3
513.8
铝(万吨)
39.39
41.26
41.7
铁(万吨)
442.8
284.9
409.8
电解锌(万吨)
3.85
3.30
3.95
发电量(亿千瓦小时)
1130.9
-
-
水泥(万吨)
970.33
-
-
原油(万立方米)
3652.3
3616.3
3536.5
天然气(亿立方米)
502.71
-
汽车(万辆)
59.71
51.29
50.84
(资料来源:阿根廷国家统计局)
农牧渔业 农牧业发达,是世界粮食和肉类重要生产和出口国,素有“世界粮仓和肉库”之称。全国大部分地区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适于农牧业发展。东部和中部的潘帕斯草原是著名的农牧业区。全国可耕地和多年生作物用地272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9.8%。长期牧场面积1421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1.2%。灌溉面积144万公顷,占可耕地面积的5.3%。农业人口123.3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0.7%(2001年)。人均耕地面积0.74公顷,居世界前列。2008年农牧林业产值911.60亿比索,同比增长33.56%。
主要种植大豆、玉米、小麦、高梁、葵花籽等。近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2008/2009
2009/2010
2010/2011
大豆
3099
5268
4889
玉米
1312
2268
2300
小麦
837
749
1527
葵花籽
248
222
367
高粱
147
363
444
水稻
133
124
175
(资料来源:阿根廷农业部)
此外,阿根廷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黛茶生产国。2008/2009年度共产马黛茶74万吨,约占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
畜牧业历史悠久,牲畜品种及畜牧水平在世界均占先进地位。畜牧业占农牧业总产值的40%。全国牲畜的80%集中在潘帕斯大草原,以牛羊为主。阿是注射疫苗非口蹄疫区和非疯牛病疫区,牛肉生产、出口和消费居世界前列。2010年,受政府出口限制和旱情影响,阿肉牛养殖及牛肉生产和销售均有所下降,全国牛存栏4895万头,牛肉产量260万吨,出口量19.2万吨,同比分别减少10.1%、22.6%和54.3%。
2010年主要畜牧产品情况为:
屠宰量(万头)
产量(万吨)
消费量(万吨)
牛
1177.90
260.0
240.8
猪
322.65
-
-
羊
152.40
-
-
家禽
6.16(亿只)
159.3
101.1*
(* 2010年1至9月)
(资料来源:阿根廷农业部)
渔业资源丰富。渔业生产60%在南部,近50%集中在马德普拉塔港口。主要渔产品为鳕鱼、鱿鱼、对虾等。2008年渔业产值为23.65亿比索,同比增长27.91%。捕鱼量93.29万吨,同比增长2.3%。2008年,为抑制国际金融危机对阿渔业的冲击,阿政府加大了对渔产品的出口扶持力度。当年渔产品出口量56.1万吨,出口额1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加4%和18%。
旅游业 旅游业发达,是南美主要旅游国家。近年来,受经济复苏和比索贬值的影响,赴阿游客大幅增加。旅游业成为阿第三大创汇产业。2011年共接待外国游客570万人次,创汇54亿美元。全国有自然保护区39个,总面积366.41万公顷。有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8处。主要旅游点有巴里洛切风景区、伊瓜苏大瀑布、莫雷诺冰川等。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在拉美诸国中最为发达,公路、铁路、航空和海运均以首都为中心,向外辐射,形成扇形交通网络。国内交通运输以陆运为主,外贸货物的90%通过水路运输。上世纪90年代,阿政府将交通运输服务业全部实行了私有化。
铁路:总长34059公里,为拉美之最。但铁路部门长期经营不善,连年亏损,加之缺乏投资,许多设备及三分之二的线路老化,大部分路段已停运。2003年以来,阿政府加大了对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计划新建、改造多条铁路线路。2008年共运送旅客4.5亿人次,货物2361.9万吨。
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是最早修建地铁的南美城市,地铁网络发达,共有6条线路,总长50公里,日平均输送旅客量超15万人次。
公路:总里程超过50万公里。2008年国道总长38920.14公里,有铺装路面所占比重为88.38%。当年中央政府用于道路基础设施建设60.09亿比索,同比增长40.12%。2008年国家级公路收费站通过车辆1.22亿辆次,收费2.10亿比索。新车上牌数量为61.52万辆,其中国产汽车25.22万辆,进口汽车36.30万辆。2010年全年生产汽车71.65万辆,同比增长39.7%。
水运:全国有海港38个,内河港口25个。2008年港口吞吐量1.57亿吨。重要港口有布宜诺斯艾利斯港、布兰卡港和罗萨里奥港等。巴拉圭—巴拉那河道是阿主要内河航线,全长3302公里。
空运:全国有机场58个,其中23个为国际机场。各省省会、主要城市及重要旅游点每天均有航班往来,国际航线26条。2008年国内航线客运量581.8万人次,货运量11763吨;国际航线客运量928.7万人次,货运量294591吨。首都埃塞伊萨(Ezeiza)国际机场是全国最大的航空港。阿根廷航空公司(Aerolíneas Argentinas)是阿最大航空公司,1991年被西班牙公司收购,2008年7月阿政府将其重新国有化。
财政金融 阿政府财政收入曾长期赤字。2002年开始厉行增收节支,连续多年实现初级财政盈余。2010年,阿财政收入4098.99亿比索,支出3848.17亿比索,盈余250.82亿比索,同比增长45%。(来源:阿经济部)
截至2011年第三季度,外债余额1363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3%。(来源:阿国家统计局)
截至2011年10月,阿全国共有各类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80家,其中国有银行12家,私有银行52家,非银行金融机构16家,总资产达6120.88亿比索。(资料来源:阿根廷中央银行)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阿政府大力促进出口,积极推动产品出口结构和出口市场多元化,加之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不断走高,阿外贸连续多 年保持顺差。主要出口产品为油料作物、石油、天然气、汽车、谷物、牛肉、皮革、奶制品、钢铁、渔产品和林产品等;进口核反应堆及机械设备、汽车、电子产 品、燃料、有机化学品、塑料及其制成品、钢铁、医药产品等。主要贸易伙伴为欧盟、巴西、中国、美国、智利、墨西哥、日本等。2010年,阿对外贸易总额1249.4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685亿美元,进口额564.4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2%、23%和46%。全年实现顺差120.57亿美元。
近年对外贸易情况如下(单位:亿美元):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出口额
557.50
685
780*
进口额
387.71
564.43
679.33*
差额
169.79
120.57
100.67*
(* 2011年1至11月,资料来源:阿国家统计局)
外国资本 阿吸引外资的历史始于19世纪上半叶。二次大战前,英国资本占半数以上。战后,美资后来居上。1990~1999年,外国投资总额达1210亿美元,其中主要来源于西班牙、美国、法国、智利等国家。外国投资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汽车制造、医药、化工、金融、民航、电信、服务业等部门。2001年经济危机后,阿外资流入大幅下降,2004年起开始回升。
近年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如下(单位:亿美元):
2003年
18.87
2004年
42.74
2005年
46.62
2006年
48.36
2007年
64.73
2008年
79.79
2009年
40.17
2010年
61.93
(资料来源:阿根廷统计局)
人民生活 阿根廷原来贫富差距相对较小,中产阶级所占比重大。受2001年经济危机影响,阿贫困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从1994年的16%升至2003年的51.7%。2003年以来,阿政府重视扩大就业和增加对社会事业的投入,随着经济持续复苏,阿贫困人口有所减少。截至2011年上半年贫困率和赤贫率分别为8.3%和2.4%。(来源:阿国家统计局)。
据联合国开发署2011年报告,阿人类发展指数为0.797,超过拉美地区0.706的平均水平。营养不良人口比率小于5%(2006年)。人均预期寿命75岁,其中男性72岁,女性78岁(2008年)。出生率18.6‰,死亡率7.6‰,新生儿死亡率为12.1‰(2009年)。2001年—2010年人口年均增长率为11.2‰。阿人均拥有医生比例及医疗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人均医疗支出为1665美元(2006年)。全国共有医疗机构8000所,共设床位78057个(2004年)。
军 事 总统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设国防委员会和危机委员会。国防委员会由副总统、内政部长、外交部长、国防部长和经济部长组成,协助总统制定和评估国防政策 和国防战略。危机委员会由国防部长、武装力量联合参谋长和陆、海、空军参谋长组成,协助总统进行军事行动和军事战略评估和决策。国防部长全面主持国防事 务,并直接对总统负责。2006年6月,阿将联合参谋部提升为高于军种参谋部的领导机构,并在该机构下新设联合作战司令部,负责指挥全军的联合作战行动。
联合参谋长豪尔赫·阿尔韦托·切瓦列尔(Jorge Alberto Chevalier)空军上将。陆军成立于1810年5月29日,现任陆军参谋长路易斯·阿尔韦托·波齐陆军上将(Luis Alberto Pozzi)。海军成立于1814年5月17日,现任海军参谋长豪尔赫·奥马尔·戈多伊海军上将(Jorge Omar Godoy)。空军成立于1912年8月10日,现任空军参谋长诺尔曼多·科斯坦蒂诺空军上将(Normando Costantino)。
在结束军政府统治后,阿与邻国关系逐步改善,国防政策由原来与邻国的“假设冲突”战略调整为“战略性防御”。认为21世纪的冲突将围绕粮食、水和能源展开,阿应以此为前提制定国防战略。积极开展地区军事合作,加入南美国家联盟南美防务理事会。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与智利、秘鲁共同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1993年倡导建立联合国“白盔部队”,辅助“蓝盔”维和部队从事人道主义救助行动。
自1995年起由义务兵役制改为志愿兵役制,18至24周岁公民可根据协议期限志愿服兵役,最高服役年龄至28周岁。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和准军事部队组成,其中正规军由陆、海、空三军组成。现有三军总兵力7.37万人。准军事部队3.124万人,此外还有预备役部队37.5万人。阿是南美地区军费开支最低的国家之一。2010年军费支出为32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7%,低于南美地区1.74%的平均水平。没有海外基地和驻军。
教 育 教育水平居拉美国家前列。1884年通过的《普通教育法》是阿全国教育体系的基石。2006年颁布的《国家教育法》规定,全国实行13年制义务教育,包括学前1年,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小学入学年龄为6岁。规定中央及各省市教育专项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不得低于6%。其他主要教育法规还有:1995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2005年颁布的《职业技术教育法》、2006年颁布的《教育融资法》等。每年9月11日为教师节。
2001年人口普查显示:阿全国文盲76.7万人,文盲率为2.6%。教育经费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9%(2007年)。2008年阿普通教育情况如下:
教育机构(所)
教师(人)
学生(人)
学前教育
17001
99475
1485899
小学教育
22207
314492
4664025
中学教育
15524
159766
(初中)540216 (高中)454369
非大学高等教育
2052
19058
607233
(资料来源:阿根廷教育部)
至2005年底,全国完成大学学业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为12.6%,其中男性占11%,女性占14%。2008年全国18-24岁青年中大学生比例为46.9%。著名大学有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拉普拉塔国立大学、科尔多瓦国立大学等。其中科尔多瓦国立大学成立于1613年,是阿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2008年阿大学高等教育情况如下:
总数(所)
大学(所)
学院(所)
总数
107
87
20
公立大学
48
42
6
私立大学
57
44
13
外籍大学
1
1
-
国际大学
1
-
1
(资料来源:阿根廷教育部)
学生总数(人)
入学新生(人)
大学毕业生(人)
总数
1600522
365227
94909
公立大学
1283482
271428
65581
私立大学
317040
93799
29328
(资料来源:阿根廷教育部)
科 研 科研水平位居拉美前列。在科技领域至今共有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分别获得1947年和1984年医学奖和1970年化学奖。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阿每1百万人中有713名科学家或工程师,每1千名经济活动人口中有1.9名研究人员,均居拉美前列。全国重要的科研机构包括国家原子能委员会(CNEA,1950年成立)、国家农牧业技术研究院(INTA,1956年成立)、国家工业技术研究院(INTI,1958年成立)、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委员会(CONICET,1958年成立)等。
2009年政府科技经费为43.63亿比索,占政府预算支出的1.9%;全国科研人员为46884人。近年阿科技研发情况如下(单位:亿比索):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总支出
27.96
37.69
49.34
62.76
政府支出
11.27
16.17
21.12
27.76
高校支出
6.53
8.78
12.31
16.03
企业支出
9.38
11.68
14.87
17.62
(资料来源:阿根廷国家统计和普查局)
新闻出版 2004年全国有出版社8745家,其中62%集中在首都。2006年全国报纸日发行量周一至周六为108.83万份,周日为183.86万份。2008年全国出版图书刊物19663种,全年杂志发行量11.91万本。
主要报纸有:《号角报》(Clarín):1945年创刊,标榜中立,反映“发展主义”的经济观点,发行量37.96万份;《国民报》(La Nación):1870年创刊,主要反映大农牧主的观点,发行量15.79万份;《金融界报》(Ambito Financiero):1976年创刊,金融类报纸,发行量8万份;《新闻报》(La Prensa):1869年创刊,反映右翼保守势力的立场,发行量3千份;《纪事报》(El Cronista):1963年创刊,以社会新闻为主,发行量8千份。目前各大报均已推出网络版。重要周刊有《市场》(Mercado)、《索莫斯》(Somos)、《人物》(Gente)等。
美洲通讯社(Télam)为阿国家通讯社,成立于1945年,属总统府新闻国务秘书处领导,设28处国内记者站,无国外记者站。目前有员工450名,300余家用户,日发稿量560条。报联社(DyN)为私人通讯社,是阿最大新闻社,1982年成立,用户为阿全国大多数报社、电台、电视台及一些企业、国家机构和政党。
阿第一家广播电台成立于1920年。全国有调幅电台260个,调频电台1150余个(大部分无许可证),短波电台6个。公共广播电台1台(LRA 1)是阿唯一一家全国性国家电台,成立于1937年,有一套调幅节目和三套调频节目。阿根廷对外广播电台成立于1958年,现用7种语言进行对外广播。收听率最高的调幅电台主要有米特雷电台(Radio Mitre,1925年成立,综合电台)、网络电台(Radio La Red,1929年成立,原名“细刨花电台”,1991年更改为现名,主要播放体育、时事新闻类节目)、大陆电台(Radio Continental,1969年成立,主要播放文艺类节目)和美洲电台(Radio América,1948年成立,综合电台)等。
2007年阿全国有线电视公司共8家,有线电视用户315.6万人,有线电视覆盖率75%,卫星电视覆盖率4%。阿根廷有线电视集团(CableVisión)成立于1981年,拥有用户133万人,是阿最大的有线电视公司。2007年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台依次为TELEFE电视台(收视率26.1%)、电视13台(Canal 13,收视率19.8%)、电视7台(Canal 7,国有电视台,收视率7.2%)、美洲电视台(América,收视率2.1%)和新闻台(Todo Noticias,收视率1.9%,是拉美覆盖面积最大的卫星新闻台,全天24小时不间断播出)。
对外关系 奉行独立自主的多元化外交政策,主张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奉行不干涉内政、保护人权和恪守国际法等原则。主张在平等、公正的基础上,通过谈判与对话和 平解决国际争端。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反对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致力于恢复行使对马尔维纳斯群岛、南乔治亚和南桑得韦奇群岛及周边海域的主权。同184个国家建有外交关系,是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美洲国家组织、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南美国家联盟、南方共同市场、拉美经济体系、拉美一体化协会等国际和地区组织及二十国集团、77国集团等多边机制的成员国。
【同拉美国家的关系】奉行睦邻友好政策,将发展同拉美国家、尤其是地区大国的关系作为外交优先目标。重视南方共同市场一体化,认为同巴西的战略联盟关系是南共市“战略轴心”。与智利、墨西哥建有战略伙伴关系。看重与委内瑞拉在金融、能源领域的合作,积极支持委加入南共市。2011年,阿地区外交积极活跃,巴西、委内瑞拉、乌拉圭总统先后访阿。阿就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加强同地区国家的协调,积极推动拉美一体化。
【同美国的关系】阿美传统关系友好。阿历届政府均将发展同美国关系放在对外政策的重要位置。2001年阿经济危机爆发后,阿美关系有所疏远。基什内尔政府上台后,不断加强同委内瑞拉等左翼国家关系,阿美关系相对冷淡。克里斯蒂娜政府执政以来,重视改善与美关系。2011年,两国总统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戛纳峰会成功会晤,两国关系继续缓和。
【同欧洲国家的关系】 欧盟是阿主要经贸伙伴和农牧产品传统出口市场。阿与西欧有共同的文化渊源、宗教信仰和血缘关系,历届政府均重视同欧洲的传统关系,积极推动南共市与欧盟合作,希在两大集团间建立政治、经济联合体,最终实现贸易自由化。欧盟支持阿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展债务谈判,但要求阿尊重国际私人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尽快解决阿拖欠“巴黎俱乐部”债务问题。2010年5月,克里斯蒂娜总统出席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第六届欧盟—拉美国家首脑会议。2011年以来,围绕马岛主权争端,阿与英国关系趋紧。
【同亚太国家的关系】 重视拓展与亚太国家关系,看重该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市场容量和潜力。把发展同亚太国家关系,特别是同中国的关系置于其外交政策的重要位置,积极寻求扩大与该地区的政治和经贸联系。2011年,作为东亚-拉美合作论坛拉美协调国,阿成功举办论坛第五届外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