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学者称网络或放大公众不信任情绪 政府是责任主体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6月26日 09:22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网络、微博的兴起使得各级政府部门必须正视社会舆论的考验和拷问。在网络时代,“塔西佗陷阱”正随着传播方式的变迁成为日常社会管理中需要频繁面对的挑战

  网络深刻影响了舆论环境的生成

  “塔西佗陷阱”成为社会管理频繁面对的挑战

  有这样一种社会现象,看似不同地方、不同时间发生的个体事例,细究之下,却具有某种共性。

  最近,一份事业单位招聘公告让浙江舟山审计局颇受关注。6月12日,浙江人事考试网发布招聘公告,舟山审计局招聘3名审计职位,要求1977年6月7日出生。此事经一细心的网友发现,质疑之声四起,有网友戏谑此等“萝卜招聘”已经发展到如此精确的地步。

  对此,浙江省人事考试办公室主任朱树民表示,这是工作人员疏忽,遗漏了“以后”两个字。目前,该公告已修改,年龄要求里写着1977年6月7日以后出生。

  这起由网民引发的“围观事件”中,工作人员的疏忽是公众浮想联翩的直接诱因。不过,这个看起来缺乏“更深背景”的解释,并不能抑制住网上舆论“总往坏处想”的冲动。

  近来吸引公众视线的还有烟台苹果“毒药袋”事件。尽管国家统计局随即发布了权威报告,但这还是给山东苹果销售蒙上了一层阴影,直接导致烟台170余万无辜果农“很受伤”。

  “塔西佗陷阱”,这个对公众来说还略感陌生的政治学名词,也许可以用来解释上述现象背后的共性。“塔西佗陷阱”得名于古罗马时代的历史学家塔西佗,通俗地讲,就是指当公权力遭遇公信力危机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网络时代,对公共事件的处理稍有不慎,或者日常工作中出现疏漏,都有可能陷入此种恶性循环。

  上述两个例子中,“塔西佗陷阱”式的怪圈,都在若隐若现地发生着作用。实际上,近年来,社会管理领域中类似事件屡见不鲜,政府官员有意无意不时成为舆论主角。日前,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陈里微博邀农民工吃饭,最初被网友批评为“作秀”;安徽芜湖市副市长詹云超骑车送女儿上学的照片刚开始在网上疯传,也被网友大呼“坑爹”……

  有专家指出,网络、微博的兴起使得各级政府部门必须正视社会舆论的考验和拷问。在网络时代,“塔西佗陷阱”正随着传播方式的变迁成为日常社会管理中需要频繁面对的挑战。

  “这一现象被放大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民的广泛参与是分不开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认为,在新媒体领域,网民成为信息发布的主体,如此庞杂的信息发布主体深刻影响了舆论环境的生成,传统媒体不再拥有绝对发言权。“有些事件通过网络放大,会有远远超出事件本身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汪玉凯说。而当这些孤立的事件在网上此起彼伏,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公众的判断趋向,互联网就有可能发酵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情绪,形成“塔西佗陷阱”的舆论土壤。

【编辑:肖媛媛】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