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在香港亚洲协会发表演讲(全文)

2012年07月05日 19: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在香港亚洲协会发表演讲 图片来源:外交部网站

  中新网7月5日电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2012年7月5日,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在香港亚洲协会发表题为“中美在亚太的良性互动”的演讲。他表示,中国从来没有想过“一家独大”,也不赞成别国有这样的企图。通过损害别人的安全来确保自己的安全,结果将是谁都更不安全。以下是全文:

  尊敬的孟淑娟总裁: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来到香港亚洲协会,与大家见面和交流。几年前,我担任中国驻日本大使时曾应邀出席协会主办的活动并演讲。这些年,香港亚洲协会在促进东西方沟通交流、增进亚太地区相互了解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我想借此机会,向香港亚洲协会表示敬意。

  此次来港正逢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前几天,胡锦涛主席来港出席了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新一届特区政府就职仪式,对香港各项事业取得进步给予高度评价,表达了对于香港美好未来的充分信心。

  回顾香港的发展历程,始终伴随着祖国近代以来的变化沧桑。一百多年前香港的割让、15年前香港的回归,再到如今香港和祖国同步欣欣向荣,见证了中华民族从危亡走向复兴的历史进程。15年的成就展示着“一国两制”的巨大成功,也从一个独特的侧面证明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强大生命力。

  15年前,香港刚刚回归祖国,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当时,不少人怀疑香港能不能挺过去,中国能不能顶得住,“亚洲奇迹”能不能继续。15年过去了,香港、全中国乃至亚洲不仅没有走衰,反而历经风雨焕发出新的活力,建立起新的发展业绩,摸索出新的发展道路。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亚洲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引人注目的亮点和增长源。全世界都在热议“亚洲崛起”。

  亚洲,这个曾经创造人类灿烂文明的大洲,这个曾经在工业化浪潮中落伍、近代经历无数屈辱和苦难的大洲,正在重塑辉煌。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亚洲人,我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亚洲能够有今天的发展,得益于亚洲人民的勤劳智慧,得益于我们深厚的文明传统,得益于本地区各国的共同努力。关键是亚洲保持了总体和平稳定的局面,各国致力于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彼此都有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意愿。尽管在前进道路上有挑战,但我们面临的机遇更大。我相信,亚洲一定能够用好机遇,在下一个十年、十五年取得更大的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为了亚洲乃至更广大的亚太地区实现持续发展,本地区国家需要进一步携手合作,维护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开拓发展繁荣的良好前景,建立互利合作的伙伴关系。

  长期以来,中国始终是亚太持久和平的维护者,互利合作的推动者,共同繁荣的践行者。中国的安全和发展同亚太地区息息相关,并以自身发展促进地区安全与发展。中国积极推动地区热点的和平解决,发起六方会谈进程,参与阿富汗重建,支持东盟地区论坛在建立信任的基础上走向预防外交,为地区和平稳定发挥了独特重要作用。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为地区经济增添了强大的动力,为各国提供了巨大的商机。中国与东盟自贸区的成立,中日韩合作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本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是东盟以及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国的最大贸易伙伴,是本地区许多国家的最大投资来源地。

  中国在亚太地区的意图是透明的,政策是建设性的,态度是包容的。

  安全上,我们主张各国建立互信,谋求共同安全。中国从来没有想过“一家独大”,也不赞成别国有这样的企图。通过损害别人的安全来确保自己的安全,结果将是谁都更不安全。

  经济上,我们致力于本地区乃至世界各国的普遍发展繁荣。中国从来不追求“一枝独秀”,也不相信任何一个国家可以“一枝独秀”。

  地区事务中,我们主张地区的事情由地区国家商量着办,尊重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驾驶员”作用。中国从来不搞“一言堂”,也不希望别人去作这种无谓的尝试。

  需要指出的是,亚太地区涵盖广阔,域内域外国家在这里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广泛的利益,形成很强的多样性和很高的依存度。这一特点应该而且可以转化为合作的机遇和发展的活力。因此,我们尊重各方在本地区的合理存在和利益,欢迎来自任何方面的建设性贡献。同样,中国是一个亚洲国家,也是一个太平洋沿岸国,“生于斯,长于斯”,中国在这一地域和海域的正当权益和应有责任,希望也能够得到充分尊重。中国在亚太地区寻求的是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致力于构建的是开放包容的地区架构,希望看到的是各国之间的良性互动。我们深信,这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也是各国共同利益所在。

  在这方面,中国同美国在亚太地区能否实现良性互动,自然成为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

  中国和美国分处太平洋两岸。亚太是中美利益交织最密集、互动最频繁的地区。中美两国的地区政策以及两国间的互动对地区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双方所高度重视。

  上个月,胡锦涛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在二十国集团洛斯卡沃斯峰会期间举行了两位国家元首之间的第12次正式会晤。两国元首再次确认,将共同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探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之路,应始自亚太,成败很可能也取决于亚太。双方应共同努力,探索出在亚太和平相处、良性竞争、合作共赢的积极互动模式。这将不仅是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成功,也必将对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其实,对于中美在亚太地区如何相处,双方已经有重要共识,特别是在去年1月胡锦涛主席对美国国事访问期间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对此有明确的表述。现在需要的是把这一共识落到实处。为此,我们希望同美方共同努力:

  一、培育互信。互信是一条双行道,需要双方共同作出持续、严肃的努力。双方要客观、理性地看待对方的战略意图,采取实际行动,形成以互信带动合作,以合作促进互信的良性循环。中美在亚太的政策是相互塑造的。如果真心诚意地把对方当作伙伴,那么将会收获一个伙伴。

  二、坦诚沟通。中美关系保持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对两国、地区、世界都十分重要。同时,中美关系相当复杂,不断会有新问题出现,需要双方坦诚沟通,讲明各自利益关切,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过去三年多,中美通过领导人会晤、战略与经济对话、战略安全对话、亚太事务磋商等,就地区形势、各自亚太政策、地区热点问题等进行了坦诚、深入的沟通,在亚太经合组织、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等地区多边机制中保持着密切沟通与协调,对彼此在亚太的相处之道,也作了有益的共同探讨。我们对此予以积极评价,希望双方继续用好这些沟通渠道。

  三、拓展合作。中美在亚太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双方都希望亚太经济增长,地区贸易投资进一步便利化。双方都希望地区保持和平与稳定,有关热点问题得以管控,都需要应对恐怖主义、海盗、跨国犯罪、大规模传染病等挑战。双方都将得益于地区机制良性发展、区域合作走向普惠共赢。确实,双方有很多事情可以一起做。

  四、管控分歧。中美两国历史文化、发展阶段、社会制度不同,对一些地区事务看法有分歧、利益有碰撞、策略有差异,是很正常的。中美关系已经足够成熟,双方不仅要善于抓住“同”,更要正确对待“异”,以更加开放、包容、积极的心态,开诚布公地开列分歧“清单”,通过冷静务实的讨论加以管理和解决,找到利益汇合点和最大公约数,为中美在亚太的良性互动扫清障碍。

  去年6月,中美在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战略对话框架下,正式启动亚太事务磋商机制。之后不到一年,我和美国助理国务卿坎贝尔先生共同主持了三次磋商,频率之高在中美60多个对话磋商机制中是少见的。在磋商中,双方就亚太形势、各自亚太政策、中美在亚太互动、区域合作机制、地区热点等广泛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的对话,增进了了解,扩大了共识,促进了合作。实践证明,中美完全有能力、有智慧实现在亚太的良性互动。

  再过几天,东盟地区论坛系列外长会将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地区国家外长将共商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促进地区发展与繁荣大计。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依然脆弱、东亚发展与合作备受关注的背景下,中方愿与包括美方在内的各参会国一道,本着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积极探讨深化各方相互信任、巩固地区经济发展势头、加强地区安全合作的具体措施,共同维护本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的良好局面。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在中美交流中,香港发挥着特别的桥梁作用。香港现在有1200多家美国公司,有6万多名美国公民在此工作生活。近两年,香港还成为了美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1997年香港回归时,担任交接仪式司仪的张业遂先生,如今正在华盛顿出任中国驻美大使。这个奇妙的巧合或许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香港与中美关系的不解之缘。

  香港继续保持繁荣稳定,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美国和亚太各国的利益。我们欢迎美国以及世界各国继续加强与香港的交流与合作。我们相信,只要大家多做有利于香港安定和发展的事情,香港这颗“东方之珠”一定会更加璀灿。我们希望,中美在亚太地区的良性互动能够成为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强有力支柱,也希望香港同祖国其他地方一起继续见证这一“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历史性工程。

  谢谢大家!

【编辑:姚培硕】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