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见闻:长江洪峰压境 民众从容淡定
中新网宜昌7月24日电题:三峡见闻:长江洪峰压境 民众从容淡定
记者 刘良伟 郭晓莹
24日14时,三峡入库流量已达7万立方米每秒,三峡大坝下游的湖北省宜昌市一马路滨江公园,人们悠然自得,或漫步,或习拳,或放嗓高歌,或翩然起舞。
宜昌市滨江公园是沿长江而建的一条绿化带,全长十多公里,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园”,是宜昌市民休闲娱乐的最佳去所。
沿着滨江公园溯江而上,在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下游约4公里处的长江岸边,镇江阁巍然屹立,雕栏画栋,飞檐翘角,金瓦银脊,气势雄伟。
宜昌三江地段过去水患严重,百姓苦不堪言。清朝康熙三十八年,当地政府在此修建了杨泗庙,意在镇住洪水灾害。上世纪80年代,宜昌市政府重建楼阁,并将葛洲坝治水历史载入阁内,正名镇江阁。如今,镇江阁已成为宜昌沿江一景,游客登阁,或凭栏远眺,或听涛品茗。
据介绍,镇江阁三字是重建时辑于中国书法名家字帖,阴差阳错的是镇字三横少了一横,成为当今镇江阁之趣谈。看似不可能出现的低级错误却有它内在的必然性,两横之镇江冥冥之中暗合了葛洲坝、三峡大坝镇锁长江之事。
镇江阁脚下,是烟波浩渺的长江。浑黄的江水拍打着岸堤,溅起阵阵水花。市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或坐在江堤上享受夏日的江风,或聚在树荫下乘凉聊天。
“看新闻说今天有大洪峰,超过1998年,我看差远了。”76岁的朱国新指着岸堤上一块青石板对记者说:“喏,这就是98年洪水漫上来的地方。”记者仔细一看,那是一块由宜昌水文站嵌上的标记,上显示“1998年8月17日,54.50米”。
“当年最大洪水是6.33万立方米每秒,今天都到7万了,才到52米设防水位。”朱国新说,若非身边的水位标尺提示,自己还茫然不知宜昌水位已经逼近设防水位了。
回想起98年的洪水,朱国新说,那年江水漫过长江堤坝,涌上街道,附近随处可见运送沙袋的民兵,有的地段严重积水,水面漂浮着各种各样的杂物。“宜昌都成这样了,下游还不知道多惨呢!”老杨说。他后来才知道,那场世纪洪魔令荆江大堤和武汉三镇陷入重重危机中。
“每秒7万立方米又怎样,过三峡后不就成4万多了,不怕!”身边,一位“泳士”大声说罢,便与伙伴鱼贯入水,一时间浪里白条,水花四溅,欢呼声不绝于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