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凸显倒逼执政理念转变 社会管理新格局正形成(2)
相关链接:
离乡背井后,他们为何乐意在长沙安家
长沙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 谭学军
让亿万流动人口把他乡当故乡,是社会管理的一大难点。而在首批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之一的湖南省长沙市,越来越多的外来流动人口正在改变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调查显示,现居长沙的流动人口94.5%喜欢这个城市,87.4%表示愿意融入长沙。
长株潭城市群流动人口居住心态的显著变化得益于长沙近年来不断探索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长沙市将流动人口均等化工作纳入“十二五”规划、纳入社会管理创新、纳入财政保障体系、纳入绩效考核来推进。人口计生、子女受教育、就业创业及培训、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医疗卫生等10项基本公共服务被细化为80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小项,明确服务责任的21个市直单位被纳入目标考核体系。决心硬,措施细,投入大,推动了长沙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五大模式逐步成型。
一证式服务:打开均等服务的绿色通道
长沙市在完善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的基础上,制作了“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证”。这个小本由人口计生、教育、卫生、人社等多个部门共同印发,将流动人口可享受的所有项目印制其中,作为流动人口享受服务的“门票”和备案记录,持证的流动人口可享受本区域内多个政府职能部门提供的均等服务,还可持卡在多个商业网点消费时享受打折优惠。
2011年发放的20万本均等化服务证让流动人口尝到了甜头。仅义务教育阶段接受“一费制”全免入学服务的流动人口家庭就达到2.6万,免费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达24255例。现在,不少人出门都不忘记带两个证件,一个是居民身份证,一个是均等化服务证。
流动式服务:扭转均等服务的被动局面
长沙市全面开展“民心直通车”活动,通过网络互动收集民生诉求、建立群众工作站、一对一党群结对等方式,直接上门为群众排忧解难;在社区,推广“爱心门铃”活动,根据门铃的呼叫及时给困难群众提供帮助;在工地,建立“流动驿站”,实行“站随工地走,服务随人走”的方式,为进城流动人口提供政策宣传、就业指导、医疗帮助、避孕药具发放等多种服务。
一年多来,长沙市采取流动式服务,建立“流动驿站”200多个,特别是向流动人口提供与常住人口同等待遇的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和职业病防治等服务。
集约式服务:打造均等服务的集聚高地
2011年,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长沙市坚持将流动人口纳入城市人口发展体系,科学预测未来人口迁移趋势,修编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调整城乡格局,提高城市承载能力。2011年长沙市新建廉租房面积20万平方米,其中长沙县“幸福家园”小区的上千套廉租房,只面向流动人口群体租赁。
另外,长沙市建设了一批流动人口公租房和集中居住小区,免费提供给流动人口居住。2011年以来,长沙市建设大小不一的集中居住群72个。仅开福区湘雅路街道“新市民家园”,就投入上百万元,建设了800多间“幸福房”,容纳流动人口3000余人,内设食堂、文体中心、阅览室等,进行了统一装修,统一配备空调、桌椅、床位等设施。
基地式服务:拓展均等服务的社会网点
长沙市整合各类已有资源,特别是市、区(县)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下属企事业单位和公益机构的资源,建设了一批均等化服务基地:依托教育部门下属的培训中心,建立了关爱流动人口儿童的教育基地;依托劳动部门下属的就业指导机构,建立了流动人口就业培训帮扶基地;依托辖区内各个医疗机构,建立了流动人口生殖保健服务基地;依托现有文化场馆,建立了流动人口娱乐文化基地。
据不完全统计,这类基地在长沙达到182个,在流动人口中产生巨大反响。目前,全市所有公园、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纪念性陵园、开放文物点、美术馆、科技馆、文化馆等免费场所均向流动人口开放。社区所有公益活动、公益机构、公益阵地均将流动人口同等纳入。
自助式服务:激发均等服务的主观潜能
长沙市以流动人口聚集的社区、企业和农贸市场等为重点,大力组建基层流动人口协会、流动人口互助组织、社会帮扶团队。2011年,全市共新成立流动人口党小组41个,流动人口协会83个,流动人口志愿服务队66个,有效激发了流动人口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能力。
与此同时,长沙还大力探索流动人口政治待遇均等化,提高流动人口在长沙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芙蓉区共聘用8名流动人员兼任社区副主任,选拔9名优秀流动人员任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半月谈内部版》2012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