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多种发布手段实现10分钟内接收预警信息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暴雨、泥石流、台风、酷热、严寒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灾害面前,最重要的是及时发出预警,提前做足准备。去年11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正式启动建设。这一系统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目前进展如何?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任、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项目办主任孙健。
自然灾害频发凸显预警信息重要性
记者:去年11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正式启动建设。我国为什么要建设这一项目?
孙健:我国各省(区、市)均不同程度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在全球气候变暖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各种自然灾害多发、重发、频发,各类矛盾进一步突出,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概率将进一步提高。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是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依托中国气象局现有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发布渠道,未来将通过建设1个国家级、31个省级和342个市级管理平台,进一步完善和扩建其功能,形成覆盖全国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统一发布系统。
这一系统建成后,将实现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的接收、处理和及时发布,确保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能够及时获取预警信息,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建立规范完善的运行管理体系
记者: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成后将如何运转?
孙健:一是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由各级政府部门应急办管理。国家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由国务院应急办负责总体管理,省、地市级发布管理平台和县级终端由当地政府应急办管理,日常运行维护由各级气象主管部门负责。
二是预警信息发布采取“谁发布、谁负责”原则。各单位对本单位所发布的预警信息负责,由信息发布方对预警信息实行最后审核,通过审核后自动进行发布。
三是预警信息不能越级、跨区域、跨行业发布。不同级别不同区域的发布单位仅能发布本区域范围内一定级别的与本单位相关的预警信息。
以国家级预警发布流程为例,首先是由国务院应急办或是其他相关部委根据事件的发展情况,进行细致认真研判,做出预警信息的编制、审核,并由部门负责人对预警进行签发。签发出来的预警信息经过电子化处理后通过电子政务外网汇交到国家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经人工复核后,启动对外发布程序,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手机、传真、大喇叭、显示屏等多种手段将预警信息发布给应急管理部门、应急责任人、社会媒体和广大公众。
多种发布手段实现10分钟内接收预警信息
记者:这个系统的建设目标是让公众在10分钟内接收到预警信息,应当说这是个相当高的目标,如何才能保证实现这一目标?
孙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各级气象部门现有的发布手段,建立多渠道、多手段并用的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发布手段系统主要包括网站、手机短信、电话传真、广播电视插播、电子显示屏、农村大喇叭、海洋广播电台等发布子系统。
对各级政府领导和应急责任人,主要通过国家和省两级预警短信平台进行发布,时效在10分钟以内可以实现。
对媒体和公众,主要通过网站发布来实现。我们建设了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网站,并能够与国内约2万个网站进行对接,建立网络联动预警信息发布机制,通过页面插件、数据传输方式能够实现预警信息10分钟内在这些网站上发布。
针对受影响地区公众,采用全网发布。我们将与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建立全网发布机制,尤其是小区短信推送,这也需要运营商在系统开发、技术保障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加以配合和完善。待这些流程完善后,运营商也能够在接收到预警后在10分钟内向受影响区域公众发布。
此外,还要逐步完善广播、电视的即时插播机制,并采用农村大喇叭、电子显示屏等其他方式定时、定点发布。其中大喇叭有利于农村公众及时接收预警,电子显示屏有利于城市、社区移动人员收到信息。
到今年年底,将建设完成系统一期工程,实现公众覆盖率达82%以上。“十二五”期间,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强县级预警发布终端,并依托移动互联网建设手机客户端软件、微博等新型传播渠道,同时依托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的短消息通信功能,建设基于北斗卫星的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解决针对偏远山区及通讯不发达地区的预警信息发布问题。通过以上手段,力争“十二五”期间预警信息覆盖率达到90%以上。记者 林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