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人民日报:“走转改”贵在走 难在转 重在改

2012年09月07日 13:54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贵在走 难在转 重在改

  任何事情只要踏上时代前进的节拍,顺应普通百姓的心愿,便很快会成为流行甚至是时髦。新闻界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一出现就引起社会的热烈反响,“走转改”很快成为人们正面评价新闻工作的最大“公约数”,成为社会舆论中使用率很高的热词。翻开报纸,打开电视,似有一股扑面清风,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最近,新闻单位都在研讨总结一年来“走转改”的实践,探讨其经验和规律。有人问我如何认识“走转改”?贵在走、难在转、重在改,我以为这三句话说得好,有经验在其中,有规律在其中。

  贵在走。“走”是认识事物的基本前提,是新闻工作的基本方法。基层一线蕴藏着最鲜活、最丰富的新闻资源,新闻工作者本来就应奔走在路上、活跃在基层、忙碌在现场,这是新闻工作者应有的工作状态。当今时代,通讯手段日益发达,传播渠道更加多样,给新闻工作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但无论条件怎么改善,都不能替代现场的直接采访,不能替代同群众的面对面交流。越是资讯发达、信息繁杂,越要常走基层、常下基层,到基层挖掘鲜活素材。脚板底下出新闻,源头活水在一线。新闻工作者应当走出高楼大厦、文山会海、虚拟网络,走进乡村社区、厂矿企业、边疆哨所。只有到了改革建设的最前沿,才能感知群众生活冷暖、感受时代脉搏跳动,才能找到新闻的富矿、打开报道的视野,也才会有新闻报道的热度、广度和深度。

  难在转。“转”是锤炼职业精神的实践过程,是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本质要求。作风的转变,不是一时一地、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身到基层不难,难的是心在基层;拉近地理距离不难,难的是拉近心理距离。如果没有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即便下了基层,还是像井里的葫芦浮在上面。作风问题实质上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关键是解决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新闻工作者应当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满怀对群众的深情,深入基层倾听百姓心声、反映群众意愿,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新闻报道权用到为民造福上来。只有真正同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树立良好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培育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新闻报道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得到群众的认可。

  重在改。“改”是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是新闻报道赢得受众的迫切要求。文风体现党风、反映作风,直接关系着新闻报道的实际效果。文风好,就会有亲和力、感染力,人们就会爱读爱听爱看,新闻宣传就能实现应有的价值。如果空洞乏味、板起面孔,就会拒人于千里之外,舆论引导就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社会生活生机盎然、绚丽多彩,群众话语充满智慧、具有最丰富的表现力,关键看我们如何反映、如何呈现。新闻工作者应当把改文风作为重要着力点,学习和运用群众的语言,生动深入地反映基层实践,努力使新闻报道更加鲜活、更富激情、更具真实感现场感。只有源于生活、反映生活,说实话、说新话、说老百姓的话,新闻报道才能清新活泼、喜闻乐见,真正打动人、感染人。

  “走转改”树立了新闻队伍的新形象,展示了新闻报道的新风貌,走出了新闻工作的新天地,深化着人们对新闻工作性质宗旨和责任使命的认识。现在,“走转改”已成为新闻工作的基本理念,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成为新闻工作的价值取向,而不是做做样子的表面文章;成为新闻工作的一种常态,而不是一阵风的短期行动。应继续总结成功经验、深化实践探索,弘扬“走转改”精神,不断提高新闻战线服务大局、服务人民的能力和水平。(云杉)

【编辑:张志刚】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