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建言政府职能改“全能型”为“服务型”
中新社北京9月11日电 (记者 邢利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如果没有政府改革,如果不能把一个全能型政府转化为服务型政府,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全国政协常委、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11日指出。
全国政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题协商会正在北京举行。18位政协委员围绕主题在会上发言。
李君如代表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发言时指出,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是什么都管的全能政府,用行政手段管经济、社会,不利于充分激发社会内在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以来,出现了社会分层加剧、社会组织涌现、流动人口增多等新情况,传统行政化社会管理逐渐失效,出现了许多政府管不到也管不了的问题。
“如果政府的努力方向还是强化行政管理,而不是使自己成为服务型政府,问题就会越积越多。”李君如指出,如出现大面积管理空白;把自己处于群众对立面;导致更多公务员腐败等。
李君如认为,目前,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要在社会管理的观念、方式、体制上进行深刻反思和积极探索。观念方面,要把“让群众服从”观念转变为“为群众服务”;把“为民做主”转变为“公民自治”;把“包办”转变为“自我服务”等。
他强调,政府职能转变为服务型并不是让政府成为社会管理中无足轻重的机构,恰恰相反,是为了在更好理清政府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的基础上,让政府能更好地履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行使政府行政管理、经济调控和公共服务职能。
政协委员李汉宇则认为,高度重视并坚定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和关键。回顾近年来发生的诸多行政纠纷、官民冲突事件,李汉宇指出,究其实质是限制政府权力边界的制度缺位或失效;一些重要公共政策过程不够科学、民主和透明;问责制度设计不科学。
对此,全国政协常委张来斌在代表民盟中央发言时也指出,目前重大民生政策都是行政主导,这就将决策风险全部集中到政府。他建议将决策风险在体制内外加以分散,如一些重大民生政策交由立法机关讨论、决策并上升为法律法规,或尊重并明确是否采纳了专家或专家团队的意见,或者建立真正的决策咨询制度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