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寄望“新官”带动官员财产公开
报载,《顺德区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综合改革规划纲要(2012-2015年)》(下称“规划纲要”)已正式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迅速引起广泛关注。其中尤令人瞩目的是,规划纲要提出将建立拟提拔重用干部管理规定,从2013年1月1日起,凡拟新提拔为副科级以上干部,一律须先接受审计调查,并向公众公开家庭财产等信息。
多年来,关于公开官员家庭财产的呼声不断,地方的相关试点也时有所闻,但不容乐观的是,恐怕更多的地方仍停留于坐而论道或等待观望,而个别试点也似有陷入低潮的迹象,不少官员迄今对公开个人的家庭财产并不积极甚至有抵触情绪。可以说,构建官员家庭财产公开制度,一方面有来自公众的压力,一方面也面临各种各样的阻力。
如果承认官员家庭财产公开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构成与重要标志,那么公众要求官员家庭财产信息进入公共视野的诉求就是正当的,因而也完全可以成为推进此项制度建设的动力。不过,同时也应看到,这一制度所包含的价值伦理和行为范式,完全是新事物,人们对此产生不适应并不难理解。这当然不足以全部解释官员家庭财产公开制度建设至今仍步履蹒跚,但即使是今天对官员家庭财产公开现状不满的人,假如有朝一日自己也成了一个“官”,那么对公开官员家庭财产是否还像从前一样热忱,恐怕连自己也未必能确定。这就是说,对公开官员家庭财产的态度,不仅取决于官员的人性与认识,也与传统文化和行政伦理有关。
眼下试行的官员家庭财产公开,从公开范围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向公众公开,一类是内部公开;从公开主体看,也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视同仁”,一类是针对新提拔干部。若从理想的角度说,自然是干部不分新旧,要公开大家都公开,而且是面向公众全面而彻底地公开。这种做法当然很能鼓荡人心,但不能不考虑的是,这样做是不是充分估计到了源自传统习惯的阻力,会不会走过场、能不能坚持、有没有制度保障。如果架势很大、调门很高,却不免于虎头蛇尾,那么就可能与原地不动、无所作为者一样打击公众的热情。
广东佛山市顺德区的规划纲要,尚在征求意见中,俗云“众人拾柴火焰高”,相信公众的积极参与,一定能使之得到丰富与完善。从目前来看,顺德也像大多数试点地方一样,从新提拔干部入手来建设官员家庭财产公开制度,不必誉之为“英雄所见略同”,却也不必贬之为“保守主义”。把接受审计调查并向公众公开家庭财产作为提拔的前提、要件,对新提拔的干部似乎有点“不公平”,但一种新风尚的形成和新传统的建立,总需要有人作为先驱,而一个“临界点”,也往往就是历史的分水岭。老实说,“新”干部也应该有新视野、新观念、新境界,这样才能担当起建设未来的使命。此外,顺德区搞改革有自己的“规划”,也即是有制度化安排,使人们有理由相信这一制度建设会得到持续推进。
从根本上说,向公众公开官员家庭财产是一种制度移植,遭遇“水土不服”在所难免。那么,急躁不能有益于事功,求全责备也只能使改革者望而生畏,而适时总结提升试点经验以形成统一适用的制度规范,防止先行先试者沦为“孤岛”,同样是制度落地生根的重要前提和关键环节。(滕朝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