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政府治堵需汇集民智做决断
昨日,广州发布《交通发展白皮书》,通过亮家底、组织广州交通“大家谈”、公示并完善“系统改善交通方案”等步骤,集全市人民的智慧来改善广州的交通。交通发展事关全民,理应听取民意!
首先要明确的是,发展交通的目的,是方便全民的环保出行,而不是单单为了少数人的出行方便,更不是为了领导的政绩、畅行、心情靓。只有摆正这个态度,听取民意才会真正有效,而不是作秀。你看一个天桥的雨篷,本来在广州是肯定要考虑到遮阳的,竟然都还要搞透明的、昂贵的所谓“防紫外线”的雨篷,当年在广州搞大草坪,没有绿树遮阴,就已经受到市民的批评了,现在又再犯同样的错误,关键就是个态度:就是只唯上,不为下!甚至往深里说,是群众观念淡薄。
其次,城市的交通,绝不是交委一家的事。就讲城区道路容量不足,根本原因是城区规划建设密度过大,必然造成人流、车流、物流的高度密集,就算有地铁这样大运量的工具,也不一定挤得上去!但即便如此,我们的珠江新城,超高层大厦还是建了一座又一座,密密麻麻,怎么能够指望给交通减负?只有低密度、大城区,尽可能发挥镇、街的服务功能,提倡网络居家上班,减少出行,才能从根本上搞好交通。潮汐式的交通拥堵,必须靠行政服务中心、商业中心的分散来解决,为什么省市的许多机构就不能迁到番禺,而非要挤进针插不入的珠江新城?不跳出交委的局限,就算再多几个《白皮书》,也“神仙都无计”!
最后,交通发展是城市的大事,不仅不能由交委一家说了算,还需要规划、建设、环保、物价等多个部门的配合,甚至需要党委、政府本身的配合。所以,《交通白皮书》除了公开向社会发布之外,应该同时向人大报告,最好联合人大城建委一起来发布,最后修订完善的“系统改善交通方案”,应该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让市人大发挥地方最高权力机关的重大事项决定权,做出汇集了民智的决断。
当务之急,应该是立即着手规划和完善各个街镇的公共服务配套,让市民在街镇就基本完成生活所需的各种服务;大力发展网上服务,让居民在家里就可得到快捷公正的政府服务;最大限度地分散各商业网点,在各个区都有相应的商业中心……以大量减少居民出行,以缓解交通拥堵。
市政府机关不妨考虑带头迁移到密集程度较低的南部地区,以缓解番禺到天河的潮汐式拥堵。政府若不带头,“拉开城市格局”就永远只能是空话。如果中心城区的交通只是靠限制市民出行来保证某些利益群体的出行通畅,这样的所谓“交通改善”绝不是人民群众所需要的。(王则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