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献爱心”需引导而非苛责
重阳节前后,献爱心活动突然井喷。仅10月23日,合肥市老年公寓前后有4拨爱心人士来给老人们献爱心,有位老人甚至一天被志愿者洗了7次脚。这样的献爱心,不少老人都说受不了。
“重阳节老人被洗7次脚”,只是节日扎堆献爱心现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每逢重阳节、春节等节日,各地养老院、老年公寓都会遭遇“甜蜜的负担”,志愿者走马灯式地来了一拨又一拨,老人们被反反复地梳头、剪指甲,反反复复地推出去晒太阳。在不堪其扰的情况下,有的养老机构甚至干脆在节日期间闭门谢客。
对此,一些网友质疑志愿者们是在走过场、形式主义,笔者却不以为然。毕竟,没有谁逼着这些志愿者们去“作秀”,对于许多社会爱心人士而言,也并不需要到敬老院看望老人这样的面子工程。他们的真实初衷,还是想为老人们献上一份爱心,表达一份敬意。只不过,平时忙于工作和学习,只能利用节假日从事爱心公益。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了解老人们真正需要什么,自己又能为老人做些什么,只能一窝蜂地梳头、洗脚、剪指甲。
这种“中国式献爱心”,恰恰是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处于起步阶段的写照。一方面,信息不对称导致志愿服务供需矛盾。正如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韩俊魁指出的,“在一般的慈善过程中,我们过于凸显捐赠者的地位,受赠人的表达和声音却被忽略掉了,这是做慈善的人应该注意的地方。”眼下,一些社会团体和个人开展志愿服务时更多出于自身意愿,没有考虑到服务对象的想法和需求,导致献的爱心和所需要的爱心不能完全对接。比如,养老院的老人们最希望多说说话,排除寂寞感,志愿者却来去匆匆,让老人反倒感觉更失落。此外,一些儿童福利院受捐的营养品堆积如山,而孩子们最需要的医疗援助、师资支援和家庭助养却少人问津。
另一方面,志愿服务还不够专业化。社会生活中特定人群所面对的困难是各式各样的,要真正解决他们的困难,需要有各种特殊的帮助。据介绍,半数以上住在养老院的老人由于长期缺乏与子女沟通,产生了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有孤独感、自卑感,严重的还有忧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症状,而有心理问题的老人大多又不懂得如何调整和疏导。因此,献爱心是一门学问,不是光有热情和爱心就行,还有很多专业的东西,比如心理疏导、精神慰藉等等,否则就很容易流于表面化、单一化。
许多发达国家志愿者占总人数的比例很高,却很少听到节日扎堆献爱心现象,原因就在于规范的组织和引导。以英国为例,志愿组织种类很多,志愿者活动多种多样,包括探望独居老人、给无家可归者做饭、辅导智障儿童学习、海滩捡拾垃圾等,这些活动都是由志愿者服务组织通过电子邮件召集,志愿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愿选择。
负担只是放错了地方的爱心,对于“中国式献爱心”,我们不应过分苛责,而应加以呵护引导。有关部门和公益组织,可以尝试运用网站、微博等渠道,建立服务交流平台,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调配志愿服务资源,结成常态化的帮扶对子,从而让珍贵的爱心通过正确的渠道传递,以正确的方式散发光和热。(张枫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