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中国启统筹城乡发展新纪元 突破以农言农工业优先(3)

2012年10月30日 10:37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三化”助“三农”——

  开启广袤田野和谐新画卷

  城乡差距大,基础性的原因在于产业发展差距大。

  中国农业现代化,该如何走?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是我们党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着眼点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补齐农业这个短板,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解决好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直面挑战,在深化改革中求解,在转变发展方式中突破,开启广袤田野和谐新画卷——

  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谁来种地?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是各地应对“谁来种地”的办法。近几年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已超过50多万家。去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4.5%,其中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92%。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增产靠什么?

  中国超级杂交稻攻关连续两年跨越大面积亩产900公斤,“我力争在90岁以前实现大面积亩产1000公斤的新目标”,袁隆平院士壮心不已。

  高点起跳,应向科技借力。近几年国家构建了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探索了高产创建这一大面积集成推广实用技术的新途径,启动了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科技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在提高,2011年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3.5%。

  农业进入高成本时期,效益从哪来?

  “农药化肥几乎年年涨,粮价涨得相对少,种四五亩田不如出去打工两三个月”,种粮“高成本”、农民“低收益”的现象不免让人担心。

  各国农业现代化的过程,都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和保护。我国农业进入生产经营成本快速上升、自然和市场风险加大阶段,兼顾保护农民利益与确保农产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需要国家加大投入和对农业生产的补贴。

  我国已逐步建立了“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从2004年的2626亿元快速增加到2011年的1万亿元左右,年均递增21%。全国平均每亩种粮补贴由不到10元增加到80多元。

  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主要靠主产区,解决主产区种粮吃亏问题也需进行利益补偿。为了鼓励地方抓粮积极性,2005年起中央财政开始对产粮大县实施奖励补助,资金由最初的55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11亿元,累计安排奖励951亿元。

  不牺牲农业和粮食,如何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三个集中”是成都统筹城乡改革的基本手段。

  苏州全市累计43万多农户、120多万农民实现了居住地转移和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比例达到89%,农民集中居住率达到46%,农业规模经营比例达到85%。“十二五”期间,苏州将全面推进城乡一体示范区建设,以城乡一体化的率先确保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率先。

  河南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切入点,正在探索一条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实现就地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让更多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这既是促进人口城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转方式、调结构、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任务。(记者 禹伟良 杨 彦 梁小琴 申 琳 曲昌荣)

【编辑:肖媛媛】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