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中国十年发展启示录: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公平正义(2) 查看下一页

2012年11月05日 10:48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启示一

  在中国道路上,一个宏阔的、开放的、包容的、动态的理论体系不断成熟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理论创新始终与中国的发展实践相结合,从实践中升华成熟,并在应对一系列考验和挑战中经受检验而进入新境界。

  2012年7月27日,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2》说,近20年来,中国的GDP质量上升了46.5%。报告主编、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牛文元分析认为,这说明中国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GDP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在2005年以后,GDP质量指数的增长速率明显加快,出现了加速提升的“异常点”。

  “科学发展观带来了中国大地的勃勃生机。”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虞云耀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和灵魂是创新,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

  过去的十年,既是“黄金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机遇和挑战交织并存,党中央始终把握大势,准确判断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顺应形势变化,努力争取战略机遇;多手施策、积极维护战略机遇;坚持科学发展、用好战略机遇,不断探索充实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而贯穿其间的一条主线,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日益升华。

  从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获得重要启示,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实践中经受检验,在推动经济社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过程中得到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不断完善的科学内涵,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得以把握机遇、乘势而上的关键所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张启华说,科学发展观是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的背景下提出的。这是过去十年间极其重要的理论成果,对未来中国的发展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当代世界的发展理念,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张星星说,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而应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应是社会公平随着社会财富增加得到更好实现的发展,应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发展,应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我国要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担负着增加社会财富和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公平的双重使命,面临着促进经济发展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张星星认为,这就要求中国的未来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是抓住发展机遇、解决各类矛盾的一大理论武器”,中共中央党校资深党史专家叶笃初教授说,在新的历史时期,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创新成果的逐步形成,既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使得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发展优势进一步彰显。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成果是颇值得梳理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等等。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审张宁分析,科学发展观和十六大以来的其他理论创新成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些理论创新成果都以对我国基本国情及其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为依据;都贯穿着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都在推动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发展。“换句话说,这些理论创新成果作为科学发展观在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延伸和展开,从不同方面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提供了推动各方面工作科学发展的明确思路和政策措施,构成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渡环节和中介纽带。同时,它们也以其各有侧重的视角,丰富着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

  丰富的理论创新成果,对中国在新时期、新实践中遇到的一系列新问题,不断给出回答。

  “从中国共产党在十二大上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现在,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走出了一条‘新路’,我们称之为‘中国道路’。”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说,虽然这条道路还未完全定型,但其道路的内容是确定的,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30多年来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取得的一系列的实践成就和理论成果的梳理与阐述,既是对过去三十年经验的总结,更是面向未来发展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要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讲清楚,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进而形成发展的共识与合力。”

  叶笃初说,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十年,是加强对当代经济社会重大问题进行战略性、前瞻性、系统性思考和研究的十年,生动地表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创新方面的旺盛活力,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强大生命力。在他看来,“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的一系列重大战略的提出和贯彻,既构成了十八大召开的最重要的政治背景和理论背景,同时又成为十八大的题中应有之义,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将成为最强音。”

【编辑:张志刚】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